7年同窗  40年友谊
———1964年小三入校同学和老师生聚会纪实
  1964年8月30日,从北京几十所小学选拔的152名优秀小学生走进北京外语附校的大门,开始了人生的重要里程。40年过去了,风雨沧桑,童颜已改,年近半百的同学和白发苍苍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说不尽的话,叙不完的情。
  2004年10月30日,1964年小三入学的同学在北京大潮会馆聚会,举行庆祝纪念入校40周年活动,64名同学(其中英语班17名,俄语班16名,西语班15名,法语班16名)、25名教师参加了这次主题为“7年同窗40年友谊”的活动。一些同学和老师特地从美国、法国、日本、香港、澳门和深圳、四川等地赶来参加活动。我们还特邀了小五的赵伟同学、小三的宋岱同学,70年入学的傅书生以及我校最后一届毕业生彭蓉、陈新同学参加了聚会活动。筹备组为这次聚会特地仿制了一批当年的外附校徽,每个人佩戴在胸前,激动高兴的感觉仿佛回到了40年前。
  下午13:30,庆祝纪念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放映了一部题为《飘扬的回忆》的专题片,这部由党政、宋协民、方卫平和刘惠杰同学策划,方卫平和刘惠杰等制作的专题片全长近一小时,片中再现了外附的历史、和平门和苏州街的校址,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深情的回忆,深深的打动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不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片尾字幕出现时,全场长时间的热烈鼓掌。接下来,黎模苏、宋协民、王增扬和商尔佳代表每班发言,丁乃英老师和李宝顺老师代表教师发言,倾诉了“7年同窗40年友谊”的外附情、同学情、师生情,情真意切,一片真诚。

 

 为表示同学们对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感谢之情,在一块洁白的绸布上,来参加聚会的同学用自己的签名组成了“师恩”二个大字,作为礼品送给老师。老师们用当年的入学通知书复制品回赠同学,全场再次掀起热烈的高潮。最后由林爱琼老师指挥,四个班先分别用4个语种,然后全体合唱在校时学会的《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唱着40年前的歌,声振四方,心潮澎湃。
  晚餐,依然是笑声一片、歌声不断,大家在外附时共同进餐的感觉仿佛再现,说一段往事,叫一声外号,没有任何掩饰,尽情欢笑,不论现在各自现在干什么,不管过了多少年,永远是童心一颗,友谊百年。晚餐结束时,全体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就像当年戴着红领巾,挺起小胸膛,列队边走边唱,去新中国电影院看电影,每个人都找到了内心中积存已久的纯真和理想,那一段最珍贵的时光。
(宋协民供稿)
2004年10月30日小四年级聚会收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