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冯临燕

 

  冯临燕于9月22日辞世了.噩耗传来,虽非完全意料之外, 还是感到心痛无比. 年初我就听说她又得了肺癌. 不久前癌细胞脑转移. 知道恐怕凶多吉少, 却又企盼奇迹再一次发生. 最终癌症病魔还是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冯临燕的去世,使我痛失了一位好友,一位知己. 更为痛心的是如今我与她重洋远隔, 连最后一面也无缘相见了.
  冯临燕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心中最敬重的人之一.在校时我们曾是"一对红", 从此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她多才多艺, 尤其是乒乓球打得好, 多次为我们班争得荣誉. 她热情, 活泼, 喜欢交际,在学校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外附毕业后,冯临燕去东北白城当兵.不料十八岁上竟患上红癍狼疮: 一种血癌. 她回到北京,在三0四医院接受治疗.我经常利用公休去医院看她. 凡我们这种有癌症病史的家庭,难免谈癌色变.可是我看到的冯临燕却似脱胎换骨,异常乐观,坚强. 医院的护士告诉我: 她得的是不治之症,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的存活机会.可她不但不悲观失望, 还整天有说有笑. 她不但自己积极配合治疗, 还跑来跑去为病友服务.她是医院的病友标兵. 记得有一次,我在病房等了好久也不见其人影.原来她是受医生之托给一位情绪低落的病人"开心锁"去了.冯临燕的病情时好时坏.几次出了院又住回去,成了院里年轻的老病号. 前前后后,眼见身边许多红癍狼疮患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她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冯临燕病情逐渐稳定后,复员在六建医务室工作.她想当一名真正的医生. 于是选择了北京中医医院的函授课程. 尽管其间因子宫癌接受了子宫摘除手术,她还是坚持学完了所有必修课程,通过了考试,拿到了毕业文凭.
  由于健康情况恶化,冯临燕不得不早早地从工作岗位上内退了. 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她得到了一个去日本的机会.是去异国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 还是继续留在家中依靠父母和家人的照顾? 冯临燕果断地选择了前者. 她东渡日本,边学习日语,边打工赚钱.在店里打工时, 经常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 而她竟然坚持了四年.
  回到北京后, 她服务于一家公司,一对一教在京的日本人学汉语.工作胜任愉快, 收入也很不错.她不仅没有成为家庭的负担, 还一举晋身北京的有房有车族.富裕起来以后, 冯临燕经常自费旅游.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宁静的边陲小镇; 从名山大川到少数民族的竹楼山寨; 从日本的富士山到泰国的大佛塔, 到处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和身影.她比许多健康人都活得轻松,潇洒. 她也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宝贵时光.
  冯临燕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又是唯一的女儿,从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母亲是一位医生. 自冯临燕患病之后,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母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病案,亲自安排用药并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倾其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爱帮助女儿一次次地击退病魔的进攻.冯临燕深爱自己的母亲,时时替母亲着想. 她的母亲中年丧偶. 几年后认识了她现在的继父.两人情投意合,有意结为连理.当时社会风气仍较保守, 世俗偏见让一些人对此事指手划脚,讥笑嘲讽. 冯临燕毫不犹豫地坚决地支持母亲的选择,给母亲鼓励与安慰,促成了这桩婚姻.到如今两位老人已相扶相携走过三十多年的风雨. 可以说,冯临燕能够坚持到今天,创造生命的奇迹母亲恩重如山;母亲能够找到后半生的幸福,安渡晚年冯临燕功不可没.
  冯临燕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她与先生很早就相识相恋, 曾是被人们看好,羡慕的一对: 郎才女貌,天造地设.不幸冯临燕患病之后, 天平一下子倾斜了.不难理解男方家里要竭力反对他们继续相处. 就连朋友,同事也会苦口婆心地劝阻他.在一片清一色的反对声中,这位男友难能可贵地信守诺言, 对冯临燕不离不弃, 并最终与他牵手人生. 婚后二十几年他们始终恩恩爱爱. 丈夫是她的精神支柱.为了他, 她也要好好地活着. 冯临燕的健康状况不允许生育.几年后双方的兄弟姐妹, 同学同事都或先或后为人父母了.丈夫嘴上不说心里却非常想要个孩子. 冯临燕理解丈夫的心, 为了丈夫她可以不顾一切. 她发誓,无论如何也要为他生一个孩子, 哪怕是把命搭上也心甘情愿.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去冒险, 就因子宫癌不得不摘除了子宫.她也从而万幸地闯过了这道生死关.
  最后一次见到冯临燕是三年前的夏天.趁着回国探亲我们全家和她一起到北京郊区去旅游. 一路上她始终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并以主人自居为我们带路导游.照片上的冯临燕一脸灿烂, 谁能想到病魔已再次向她逼近.
  冯临燕的一生只有五十年,她却用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与疾病抗争,创造了癌症病患存活三十年以上的奇迹.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毅力与厄运搏斗, 同时从未放弃理想. 凡是自己想要的, 她都勇敢地去争取; 凡是自己能做的, 她都执着地去追求, 直到梦想成真. 她没有虚渡年华.她活出了自我: 活得充实, 活得前卫, 活得精彩.她应该是带着甚少的遗憾离去的, 留下的是许多令人回味与惊叹的传奇故事.


丁晓萍
200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