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外附小学部65级大事记
(1965年8月―1975年4月)
1965年8月22日 入校报到(和平门),开始附校生活
1965年12月29日 迁入小学楼,新食堂启用
1966年暑假结束后 停课,小学楼部分被修地铁的部队占用
1966年夏秋之间 小学部被迫解散,同期召开家长通气会
1966年秋 部分教师及小学部同学两次赴外交部静坐请愿反对解散小学部,部分家长组织的“革命家长串连会”予以声援
1967年3-4月 小学部复课,半天上课同时实行走读制(极个别家远的住校)
1967年10月初 坐火车去房山县窦店公社石村大队参加秋收劳动
1968年7-8月 去房山县东南召公社务滋大队参加三夏劳动(火车去步行返)
1968年10月 北京钢厂工宣队进驻附校
1968年底-1969年初 在北京钢厂参加劳动
1969年早春 每班3-4人参加“肃清无政府主义流毒学习班”
1969年8-9月 参加国庆2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组字(举花)排练
1970年6月 去大兴县魏善庄公社马坊大队参加三夏劳动
1970年暑假期间 附校由和平门迁至苏州街(现北外西院),校方组织师生从旧址徒步人工搬运课桌椅至新址
1970年10-11月 去海淀区温泉公社白家疃大队参加秋收劳动
1970年底-1971年初 和上一年级(小四)同学一起参加为期18天的野营拉练(被编为“三连”)
1971-1972年夏秋 多次去外院农场(大钟寺)参加三夏及秋收劳动
1972年7月 部分西语班同学赴国际广播电台参加工作
1972年底 西语班一名同学参军
1973年2月 部分同学出国留学;部分同学升入高中;部分同学赴东升公社实验站插队;个别同学因故转入下一年级学习
1973年6月 去海淀区上庄公社东小营大队参加三夏劳动
1973年8-9月 英语班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外事实践活动;俄、西、法语班到外文印刷厂劳动
1974年6月 去昌平县中越友好人民公社(北郊农场)三合庄大队参加三夏劳动
1974年10月 赴北京军区66军196师586团(天津杨村)学军三周
1974年12月 3名同学(俄、西、法语班各一人)从学校参军至兰州空军87469部队
1975年1月 高中(高二)毕业
1975年4月初 正式毕业分配:部分同学被外院抽调;部分同学留校参加工作;极少数同学另行分配;其余大部分同学赴海淀区四季青公社集体插队(其中英法班去田村大队;俄语班去彰化大队;西语班去平庄大队) (宋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