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70入校(小六)英德班的毕建同学,从德国不来梅发来的邮件。他几次在电话中表
示未能亲身感受的极大遗憾,我告他可异地同步参与,此后有了这篇小文。
我没能前来参加首届外附沙龙,缺少了一份亲身感受,为了能弥补这一缺憾,我以一
种自己的方式感悟这一时刻,来贴近“
沙龙”现场,参加“
沙龙”活动。我打开“
外附网站“
--- 2005外附沙龙的窗口,当地时间8:30,我把目光指向东方刚刚发白的
天际,北京15时30分,2005外附沙龙在这儿举行。此刻,我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时刻,
一个个场面,一幕幕情景:
人们从四面八方,从久远的地方,踏着轻悦的脚步,身后留下一行行脚印和流离了30多
年的身影,一步步走来,走向今天的会场,汇聚一堂。
会场的入口是久违重逢后,聚集笑声最多的地方。师生们,同学们在第一时间里相聚一
堂,凝目相视,却难以相识,一切都在不言之中;紧握双手,紧臂拥抱,一切都在笑语
行间。
一部”岁月风流“
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回到和平门与苏州街的校园里,那里尘封着我们
熟悉的一切和太多的回忆,是我们迭进和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今天,一首”外附人之歌“
又把外附师生们团聚在一起,全体外附人的心团结在这一
时刻。
......
, ......
我拉回近乎无边的浮想,转向呈现在眼前这扇”窗口“
,透视出又一个画面:
外附手册封面上一块长型”外附“
校牌和这枚”外附人“
校徽。这块校牌,它经历了
近50年岁月长河,见证了外附上下30年的慢长历程,它告别过一届届毕业生,哺育了数
千名外附人,他们如似茫原荧火,银河繁星,每人都有其闪光之点,在这流淌的时光中
流向四面八方,光嵌五湖四海,在今天各行各业中闪烁发光。
今天首届外附沙龙,我们又共同举起了一枚崭新的”外附人“
校徽。在我们流离和分
散数年之后,今天我们再聚首,大团圆,又团聚在一起,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名下,拧结
成一股力量,聚焦成一个光环。在这枚光环的向心引力下,外附人成功举办了首届沙龙
聚会。
我感受到了,同时也悟出了这两个不同几何图型后的深一层喻义:
一个50年时光流逝,岁月长河的结束,新一个体现团结,同心,平等(自愿)
,共享(资
讯)
时代的开始!
毕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