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入学四十周年有感

 

马燕生

 

 19659月新生入学到19754月毕业离校,我们65级小三同学或许是北外附校历届学生中在校时间最长的,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从九岁到十八岁这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十年,而且经历了文革的绝大部分过程。是外附把我们从天真幼稚的孩童培养成为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为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许多同学一样,我向来把外附当作自己多年求学中最重要抑或是唯一的母校,把恩师们的关爱和教诲当作自己的人生财富,把十年同窗的手足之情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对我来说,在外附十年经历并得到的一切,极其独特且无与伦比,对人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毫无疑问,外附给了我们小三同学最好的教育。四十年前的金秋,我们这些经过“百里挑一”式筛选的幸运孩童从京城各地会聚在和平门,开始接受优质而特殊的外语教育,而且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好的。优秀教师是提供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而外附的老师人人德才兼备,处处为人师表,堪称一流。我们的历届班主任老师孟庆萍、王凤宇、杨芳林、邱光欣、王俊良,我们英语班的启蒙老师张泰金、刘道义、陈延福、吴明亮、张永彪、杨芳林、邓俊秉、王俊良,还有其他各科名师、生活老师和教职员工,他们以无私关爱和辛勤教诲,使我们在文革中仍然得以接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而且比较平安顺利地度过了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满怀理想抱负逐步走上人间正道。我们的知识基础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无一不是他们帮助建构的;我们的才情和潜能无一不是他们发掘培养的。对所有恩师,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并感激他们!

打开《外附小学部65级大事记》不难发现,记载最多且记忆最深的,无疑是我们共同经历并参与的大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同时改造思想、磨炼意志、塑造自身。学工,我们去过北钢、外印厂、京西王坪村煤矿;学农,我们去过房山的石村、务滋,大兴的马坊,海淀的白家疃、东小营,北外的大钟寺农场、昌平的三合庄;学军,我们去过昌平、延庆野营拉练,还在天津杨村的陆军一九六师下连当兵;其他各类校内外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参加一轮接一轮的政治运动、开批斗会、办学习班、跳忠字舞、挖防空洞、参加建国二十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组字表演、为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服务。作为中小学生,我们的足迹竟然遍及大半个北京,我们的经历竟然富有如此传奇色彩。不可否认,文革时期所有这些“法定活动”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但也确实让我们提早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永远也学习不到的东西。而对每一位亲历者来说,这其中又记载着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和逸闻趣事!

最最令人珍惜的还是十年同窗赢得的集体荣誉、结下的手足之情。外附像个大家庭,把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学校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聚拢在一起;随着年龄、知识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小三从一个被认为最难管教的年级逐渐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的集体。那时没有所谓“学领”,但小三的干部在团总支和学生会的领导岗位上独放异彩;那时没有所谓“明星”,但小三的运动健将和文艺精英雄踞外附体坛和舞台,令无数小同学倾倒;那时没有所谓“校花”,但小三的漂亮女生不知是多少思春少年的梦中情人。当然,班级之间免不了较劲和竞争,同学之间免不了争强好胜,但正是如此互动造就出众多英才。外附的老师们也许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一个共识:65级小三是本校历史上最杰出的集体之一。

而今,小三同学遍居五洲四海,从业三教九流,而无论何时何地相聚,都有讲不完故事、诉不尽的衷情。多年的江湖闯荡和职场历练,使大家既充满自信又心态平和,彼此间多了几分尊重和宽容,少了几分妒嫉和攀比。互爱、互勉、互助、互利,成为老同学相处的行为准则。一人遭遇危难,众人倾囊相助;斯人英年早去,众人挥泪相送。十年同窗结下如此手足亲情,唯小三独有。

 

愿此情永伴我生!

 

                               OO五年立秋于巴黎

200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