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展

    在附校上学的时候不理解父母张罗老同学聚会时哪儿来的那么大兴致,倾注的心血为什么远远大于为儿女辅导功课。今天的外附人大概都能拿出充足的理由使儿女诚服。8年的附校生活已将一种特殊的信号植入我们的遗传基因。当一个外附人的家庭和事业都稳定了,血液中的潮骚便会催着他去会自己的老友。

    天公善解人意,为外附人相聚安排了一次又一次的机缘,有不少的确令人称奇。以我自己为例,走出附校门18年后和我爱人在东京邂逅,快结婚了才惊喜地发现她姐姐嫁的竟是附校我年级英语班的王力刚。当年田径队一块儿跑接力的队友今天成了亲戚。

    生活中遇到难处时,外附的老同学会从天而降给你帮忙。我听到的最感人的故事是我们班高欣华讲给大家的。她刚从加拿大移居到香港,还没稳定下来就得了重病。正在举目无亲,孤立无援,身心都到了崩溃的边缘时,在街头撞上了外附时代的挚友,我年级英语班的程锐。靠着老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当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她战胜了病魔,顺利地开始了新天地里的新生活。

    和高欣华相比,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虽没有那么感人,但也足以令人称奇。在东京上研究生时想去中东旅游,却苦于缺乏信息,找不到合适的人商量。正在发愁之时,外交部亚非司的外附老同学李琛出差经过东京,对我来说简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这位中东问题专家不仅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该地区各个国家的信息以及旅程设计上的宝贵建议,还为我介绍了好几位在当地能帮上忙的朋友。靠着老同学和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们的热情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在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约旦,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自助旅游。

    2003年夏天带着国内来访的客人到东京的上海大饭店去吃饭,有人在背后捅我的腰眼,回头一看,竟是70年初一入学的日语班的老前辈韩美蓉。以前我也常到这家饭店用餐,可从来没见过她。老天帮忙,原来的店主因为效益不好把店迁走了,韩姐作为中国昆仑集团的总代表来开发日本市场。在她的招集下,不几天就实现了外附人的一次不大不小的聚会。在上海大饭店,我不仅又见到了和韩姐同班的袁新华,彭广陆等老前辈,还结识了好几位比他们资历更老的经历过和平门时代的资深外附人。上海大饭店从此变成了在东京的外附人聚会的据点。

    年过四旬突然想起了去读几年书。由于我不在国内,申请学校所需的多如牛毛的各种成绩单和毕业证明都是麻烦78年入外附日语班、现在商务部工作的孙书强同学帮助办的。他在东京使馆经参处工作时我碰到过他,得知他爱人在北外任教。这位外附的小字辈恐怕做梦也没想到日后我这个老前辈会三番五次地给他夫人添这么大的麻烦。

    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眼前是一片漆黑。离开学校多年再去啃书本,写作业,手早就生了。再加上从东京到纽约换了一个环境,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过硬,真有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艰难困苦之中,一天在楼道里看到一位亚裔女性在打电话,觉着有点儿面熟,走近一看,不禁叫出声来,是74年入附校西语班的唐棣。和我一样,她也是家庭和生活都稳定下来后想起来再读两年书,充实充实自己。与我不同的是我的突然出现也许只给她带来惊喜,而她的出现却使我感到象抓住了救命草。以后给这位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外附老同学添的麻烦一点也不少于孙书强夫妇。

    半年之后,我逐渐适应了留学生活。第一个期末考试结束了,系里的一位教授邀我们到他家做客,他夫人书桌上的一张照片看得我目瞪口呆,照片上的几个人分明是我年级法语班的柴海波、夏煌等好几位老同学。教授夫人告诉我这是附校毕业后考入外交学院的几位法语班同学在巴黎聚会时的合影,大学时代他们都做过她的学生。顺着话茬儿,我又从她那里问出了外附时代的球友加戏友王毓澄的去向。教授夫人很理解我那急不可待的心情,不出一分钟就拨通了现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工作的王毓澄家的电话。不光我激动,电话里老同学那熟悉的声音也有些颤抖。暑假,我去魁北克找他,在他家院子里喝着啤酒回忆当年踢完球后在苏州街饭馆小喝几杯的情景,谁都在庆幸外附奇缘使我们活得更年轻,更快活。

    留学期间,我从纽约总领馆一个朋友那里很偶然地听说我外附时代的入团介绍人,高我们两个年级的老大姐阎丽现在旧金山总领馆当外交官。自此以后,无论是因公因私去西海岸,我每次都要去麻烦她,而她除了为我这个小老弟提供各种帮助之外,每次都在她家附近的一家在美国并不多见的北方风味的中餐馆请我吃一顿最过瘾的涮羊肉。

    200623号大年初六,73级小四同窗在我们的老校园老教室里实现了大团聚。在我们3班同学里,从香港东京飞回来的已经不算新闻。西语班的刘静是专程从马德里赶回来赴会的。钦佩之余,我也深感外附情节在我们身上有多重。靠大家的努力,除了还没能跟长驻委内瑞拉的张兰英通上电话外,我们班37位同学,包括初二转学的孟涛都已归队。两个星期前,住在玻利维亚的乔瑞在班级网上发来消息张兰英已呼之欲出。

23聚会也急坏了我们这些没能赴会的外附人。大家已经不再坐等天公为我们安排一次次巧遇,而是瞪大了眼睛,伸直了耳朵,全力去搜寻老同学的消息,并借地利之便,将分散在我们自己周围的人串联在一起,一来分享一下老同学相聚的快乐,为没能参加23大聚会找回点儿心理平衡,二来也为重建外附联络网做点贡献,使计划落实到人。在美国东部这个圈子里,今年3月我和刘杰首先在纽约见到了同年级英语班的李志慧。4月的一个下午,英语班的张小京,玉国亭从芝加哥专程飞到纽约来见李志慧、刘杰和我。第二天一早,他们四位又冒着大雨驱车赶往弗吉尼亚州的州都里士满去会老同学赵广智。我因为学校考试实在脱不开身,没能一同前往。电话里广智那绝望的叹息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我答应他今夏一定去看他,求他恕罪。估计广智的火消不了,除非我真正站到他的面前。

    23聚会也使我们外附人更深地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好外附的人际网。18岁走出校门的高中毕业生今天都成了社会的栋梁,他们在自己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时段又重新聚到了一起,联结他们的是8年附校生活中建立起来的胜过兄弟姐妹的理解信赖和情谊,这对我们每一个外附人来说是何等可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财富去做点事。还是举我身边的例子,几年前看到中日之间围绕历史认识问题出现的矛盾,想到编纂一部可供中日双方人士参考的史料集会有益于相互沟通。项目进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的人物是外附的同班同学,现在早稻田大学任教的刘杰和长年从事媒体工作的胡一平。中日两个版本的最终翻译校对是麻烦我们的晚辈,74年小四入学的张意意帮的忙。书已于今年5月在中日两国同时出版。今年5月接待市长代表团访日,企业研修这部分靠的是同班老同学孙涛提供的帮助。外附人的黄金组合在这里又发挥了它的威力。

外附奇缘为我们带来欢乐,把我们的记忆拉回到人生中最纯真,最美好的那段时光。然而,一次次机缘如果仅仅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满足我们期盼叙旧的愿望,我想它们还不足以称奇。外附人找到组织不光为了怀旧,也为了规划明天。如果我们能用好天公撮合的或是自己创造的一次次机缘,使外附的人际网在成就彼此的事业上也显示出它的魅力,奇缘就更奇了。

 

 

作者简历:于展19628月生。1973年进入外附小四日语班学习,80年毕业考入北外日语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博士课程毕业后在川和平财团任主任研究员,负责中日交流项目。2005年至今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博士研究生。

 

200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