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贝贝
吴瑞根
外语附校自80年代初撤消至今已20多年了,但那个大腹便便、被孩子们戏称为独眼龙、人见人爱的贝贝老头却令我难以忘怀。我也相信原外附多数教职员工,尤其是西语班的师生对他仍记忆犹新。因为他自1964—1980年期间为中国培养了成百上千名合格的西班牙语人才,他们至今仍活跃在国内外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更为宝贵的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当大多数外国专家纷纷回国时,作为一名西班牙人他却主动留下并要求降薪, 还从设施良好的友谊宾馆搬到条件很差的学校来居住并参加文革活动, 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 一起度过了中国文化惨遭破坏,人性横遭扭曲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直至这场浩劫结束。
贝贝不仅在当年外附妇孺皆知, 而且在北京西班牙语界也小有名气。因为当时在北京的老外人数本就很少, 西班牙籍外教更是凤毛麟角。大伙一见了他, 甭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亲切地叫他贝贝。 孰不知贝贝只是他的昵称,其全名为何塞·卡斯代多·卡拉塞多。他是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人。 虽出身于贵族家庭, 但从小就接受民主、共和、平等、博爱思想的教育, 从而树立了终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目标。
从共和战士沦落为佛朗哥的阶下囚
读过西班牙近代史的人都知道,1931年4月举行的市政选举中西共和派人士获得大胜,之后,他们决定在西建立共和国政府。于是国王及其王室人员慌忙出逃法国。 但是, 由于共和派首脑缺乏从政经验和管理国家不善, 不少预期的经济、社会指标没有完成, 造成社会各界对它的不满;再加上封建保守势力在西班牙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被迫下台后,军阀又与他们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新生的共和政权。 就这样爆发了闻名遐尔,历时三年的(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在此危急时刻,作为一名坚定的共和派战士,贝贝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为保卫共和政体而战。面对拥有精良武器装备的佛朗哥军队他毫不畏惧,在战场上表现得无比英勇。一次战斗中,他的左眼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从此造成终生残疾。由于佛朗哥得到了国内外封建保守势力的支持,年轻的西班牙共和国终究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开始了长达30多年之久的最黑暗、最腐败的佛朗哥独裁统治.共和政府被解体后, 千千万万个站在它一边的勇敢战士和仁人志士不是人头落地, 就是被捕入狱、失去自由, 或者被迫逃亡苏联、墨西哥、法国等国家过着流亡、漂泊的生活。贝贝也难逃此种厄运。他被捕入狱后,由于不愿招供,受尽了各种酷刑和难以想象的虐待。尽管心灵和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是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为共和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在一次千载难逢的偶然机会,他凭着过人的机智、勇敢和毅力,逃出监狱,翻过了高高的比利牛斯山来到了法国,终于他摆脱了佛朗哥的法西斯魔爪。然而,对他这样一个政治流亡犯说来法国决不是天堂。为了生存,他尝遍了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风餐露宿、沿街乞讨;拾垃圾、扫厕所;下煤窑当苦力;到码头扛大包。靠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信念,他活了下来并且获得了联合国人权机构頒发的政治流亡合法证件。
投奔中国继续革命
1963年深秋的一天,贝贝来到巴黎的中国驻法国使馆领事处。见到了一名值班官员并袒露了申请赴华工作的心声。当问及他能干何工作时,他坚决地表示:“我渴望去中国。我是西班牙人,可以教中国人讲西班牙语。”就这样,翌年8月他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印象里古老而神秘的中国首都北京,并被分配到外语附校任教。自此,这名已经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坚强战士将他后半生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虽然贝贝是西班牙人, 西语是他的母语, 但是他从未教过书, 不懂教学方法。再加上他的教学对象又是中国中小学生, 连个ABC都不会,他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他们之间又如何沟通,达到教会学生西语的目的,是摆在贝贝来华后工作中首先遇到的拦路虎和难题。俗话说得好, “干一行, 学一行,爱一行”、“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一方面钻研理论, 学习和比较各种教学法, 找出适合中小学生的直接教学法、视听法, 拼弃了我们‘照本宣科’、‘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 他无论在堂上或课外注重寓教于乐, 通过图画、手势、模仿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听懂他的讲解;又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短剧、学唱歌等活动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所教的班级, 大多数学生爱学西语, 且学得不错, 听说读写译五门外语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实、牢固。且不说那些现在各外事岗位上整天运用西语工作的附校毕业生一个个皆堪大用, 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自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就是那些离开附校已30多年、又终日不用西语的63届小学毕业生, 2003年8月在庆祝入学40周年的年级聚会上,该班几位女生即席合唱了几首西语歌曲,她们歌词记得娴熟,且咬字清晰;赵超男同学更加神奇,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脱口而出讲了一长串西语,她发音准确、句子完整, 令人震惊和感动。从中不难看出当年西语班学生的刻苦努力。然而,当年贝贝和中国老师西语教学为他们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更是功不可没。
为了嘉奖贝贝在中国西班牙语教学和为促进西班牙、中国各方面交流而培养人才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1981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特别授予他阿方索骑士勋章,这是西班牙政府文化、教育领域的最高奖励。贝贝专程由马德里飞来北京参加在西班牙驻华使馆举行的授勋仪式。在由中、西两国代表出席的隆重而热烈的仪式上,西班牙驻华首任大使代表国王向他授勋。贝贝激动得热泪盈眶,难以语言来表达无法平静的心情,这是对他十几年如一日在中国西语教学中默默辛勤耕耘的最好嘉奖,这也是外语附校西班牙语师生心中牢记这位西班牙老头的缘由。
地震害得我们到处“流串”
凡经历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人,至今可能还对它心有余悸,因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唐山地震可能是迄今为止从未见过破坏力如此之大的自然灾害:官方公布死亡人数高达25万,占当时该市人口的1/4,整个城市的建筑在几分钟内全被夷为平地;它的巨大破坏力还辐射到北京和天津,使这两个直辖市的居民也不得安宁,纷纷建起简易防震棚过着苦不堪言,提心吊胆的日子。
为了保证外籍专家的人身安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要求聘有外籍专家的单位组织他们离开北京到南方去‘避难’。由于中国以前从未遭受过伤亡如此严重的特大地震,给全国上下当头一棒,打得大家晕头转向,人们(可能包括地震局的专家)都患上了‘恐震症’。我们一行三人(贝贝、他的瘸腿女儿和我)匆忙‘出逃’,转辗南京、无锡、苏州等几个城市。然而,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我们走到那里,那里的有关当局就通知我们即将发生地震的信息,吓得我们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成天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为了确保这对西班牙父女的人身安全,我的责任十分艰巨。因为我这个瘦弱保镖(体重仅50公斤)实在难以对付两位腰圆膀粗的重量级人物,一个重90公斤,另一个75公斤(又是瘸子)。真要发生情况的话,我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拉不动、拽不了他俩。那可咋办呢?当时,为了预防地震灾害,大家群策群力想了不少预防的措施和办法,其中一条我觉得比较适合贝贝父女,即遇地震,我们不往外逃(我们这支队伍想跑也跑不了),就地躲在席梦思床下,因为床板比较厚、结实,面积也不小,所以承受能力较大。从实战出发,我们天天演练几遍。每次练习,因为贝贝肚子大、床架低,他爬得进去却出不来,非得由我和他闺女俩一边一个使劲地往外拽他,不拽个1分钟绝对出不来。弄得我们俩是满头大汗,而贝贝则气喘吁吁,三人笑得前仰后合,不矣乐乎。这恐怕是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唯一的一点快乐和愉悦。通过多次实验证明我们无法在地震中逃生,于是心情反而坦然,听天由命吧。可能是菩萨(中国人信奉佛教)或是上帝(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保佑我们三人度过了难关,平安返回北京,而贝贝的女儿探亲结束后也平安回国。虽然这次出游没有像以往那样到处参观游览,心情舒畅,兴致勃勃,但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将我们三人团结成一个人一样。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2周时间的朝夕相处,本来就与我称兄道弟的贝贝,对我的友谊更加一往情深。原来对我不甚了解的他的胖闺女也亲切地管我叫起叔叔了,叫得我怪难为情的。她来北京的第一天,我与她父亲同去机场接她时,贝贝向她介绍我时,就说:“吴是我兄弟,你得叫他叔叔。” 可能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吧。
错误决定毁了幸福晚年
1976年当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贝贝已接受了它的许许多多的负面影响,看不到他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国的前途在何方。他觉得迷茫、苍凉、悲切,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没过几年,统治了西班牙30多年的独裁者佛朗哥终于年老病死。这个西欧国家的政局发生了向民主、自由的方向发展,允许原来的共和派人士回国。这对贝贝说来是个天大的喜讯,因为西班牙是他的祖国,他非常热爱它,那里是他的家乡有他的亲人。自1939年被迫离开国家和亲人已过去了整整40个年头,真可谓“四十年来家国”了!他非常怀念西班牙,想念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之常情。
由此,他作出了离华回西班牙定居的决定。1980年的一天他正式通知我,中国他已呆够,该回国与家人团聚共度晚年了。通过长谈,我了解到他回国定居的主要生活依靠有4点:1、他的亲婶婶何塞费娜出身名门望族,拥有万贯家财,却终生未婚,膝下无儿无女。贝贝寄希望回国后可投奔她,以继承其家产;2、虽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的他的前妻早已婚嫁,并与现在的丈夫共有一子。但贝贝对她仍抱有幻想,想她会念旧情,在经济方面给予帮助;3、他自找工作,以维持生计;4、投奔他在西班牙南部素有‘黄金海岸’美称的马拉加做旅游保险工作的闺女,与她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以度晚年。
对此,我给他做了不少劝说工作,让他不要草率作出辞去外附工作回国的决定,而是先回国探亲,到西班牙实地考察一下,看看有没有较为稳定可靠的生计作后盾;如有的话,回北京后再辞职也不晚;如在西无生活保障,可回来重操旧业,每年都可去西班牙探亲。我不让他轻举妄动的理由非常明确:他离开西班牙已40年了,期间变化巨大。西虽是他的祖国,但对他而言却非常陌生,并且那里他没有朋友可帮他,即使有数的几个亲人互相之间也很生疏,缺乏情谊。此外,我告诉他,西班牙不是中国,对老人、父母、没有中国那种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理念。
但是,冥冥之中仿佛一切皆有定数。贝贝这个离家多年的游子象是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回国定居的决心义无返顾,我的苦口婆心劝说都被他当作耳旁风。不久,他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怀抱,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欲继承亲婶婶巨笔遗产的设想象肥皂泡一样破灭,还遭到老人家的一番谴责和奚落,说他是贵族家庭的叛逆,她决不认他这个不孝子孙。此事对贝贝说来是晴天劈雳,当头一棒,让他从幻想中惊醒从而步入现实。此后的事对他说来也不是好消息,前妻对他无动于衷,爱莫能助;到处寻找工作,但幸运之神也不再降临在他的面前。
回国不到一年,他已感到在西班牙生活之艰难。因此,1981年返京接受国王授予荣誉勋章时,就向我提出要求重新来华工作的申请。但为时已晚,他原来的工作岗位已由别的专家顶替。尽管我为他据理力争、求情,但是北京外语学院外事办公室认为他年事已高、身体有病,不宜再聘。至此,他只能返回西班牙与胖闺女相依为命度日。起初,这位亲身骨肉对他还不错,因为贝贝带回家在中国的多年积蓄可贴补家庭的日常开支。对他女儿最具吸引力的是她老爸从中国捎回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很多国宝艺术珍品(国画、手书等)的复制品,还有200多盘中国宫廷音乐经典作品和著名民间乐曲的磁带,极富收藏价值。时间似流水,贝贝的积蓄已经花光;对其女儿说来,老爸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古董复制品和录音磁带。一天,这个丧尽天良的女人卷走全部‘宝贝’不辞而别。一个孤苦伶汀、身无分文的70多岁的老头被自己的亲闺女抛弃了。这个瘸丫头的良心叫狗吃了!这是什麽世道?!真是天理难容啊!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怜啊,老贝贝!
他在旅游胜地马拉加是呆不下去了,因为举目无亲,物价又贵。他不得不去马德里投奔几位老朋友。开始时,由朋友接济还能一天吃上两顿饭,干稀搭配;后来,改为一天一餐;最后,只能沦落街头,忍饥挨饿。就这样,一步步将一位为共和事业奋斗一生的老人逼上了绝路。一天,在西班牙首都终于以自尽与世告辞。贝贝如此悲惨的结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的有力批判。反思这个悲剧,贝贝的轻率决定误了大事,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晚年。
撰写此文以表达我对我的西班牙贝贝兄长的无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