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聚会

张佑昌

 2004年春节期间,农历初五,我和外语附校六四届高三(3 )班毕业同学再度聚会。过去几年我们已多次聚会,感到非常快乐。而这次聚会尤其欢快愉悦,难以忘怀。聚会的召集人于淑琴、段敏谟古道热肠,积极策划。她们早就写信、打电话通知老师和同学届时到会。由于有些人不在北京,有些人家有急事,有些人地址已变,又没有电话,未能前来。但到会仍有十几位。他(她)们是杨芳林、刘道义、张佑昌、于淑琴、段敏谟、王娟、刘英芳、秦淑荣、秦玺、佟振河、赵风林、佟学仪、刘俊美、赵华、慈秀芳等。“节目主持人”段敏谟满脸笑容,潇洒幽默,几句话把气氛搞得轻松活泼,笑声满屋。

   我们这些昔日的师生,除少数还在岗辛苦工作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外,大都已退休在家,过着宁静平和的日子。今天齐集一堂,畅谈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互叙离情别绪,快乐着,欢笑着,没有遗憾,没有悲伤。

   刘道义老师虽已退休,仍在为外语教育事业和外语培训工作奔波忙碌。她满怀激情地说,外语附校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她后来主持编写教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杨芳林老师退休后,也在从事外语培训和词典审订工作。他当场朗诵了曾在校友网站刊物《和平门》第一期发表的七律《忆和平门》,表达了他辛勤敬业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和“满目桃李鲜且艳”的喜悦心情。我不会写诗,也凑了一首,叙述了一个古稀老人和同学们几十年可贵的师生友谊和激动心情。我写道:

   一个青年教师  来到附中 走上讲台/ 他意气风发 自信 自律 自爱/ 勤奋敬业 教书育人 从不懈怠/ 像园丁护花一样 向学生献出出心血和真爱。/  

 一个花甲老人常在清晨醒时念怀/ 朝霞中迎来同学一张张笑脸/ 三十年往事萦怀/ 多少次促膝谈心/ 事业与家庭/ 过去与未来/ 忘年朋友豪情侠义/ 桃李天下 满庭花开。/

 一个古稀老人 精神抖擞地向同学走来/ 四十年风雨磨砺/ 他们早已建功立业 还做了爷爷奶奶/ 今日欢聚一堂 人到中老年共叙离情别绪/ 分享成就幸福 老师心情畅 同学乐开了怀。/    新的一年/ 祝大家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 多多发财/ 希望大家明年聚会请了就来/ 高谈阔论古今中外/ 酸甜苦辣 胡吃海塞。/

 我们三位老师的讲话和朗诵博得了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段敏谟能诗善文,她写了一首挺长的诗,文字幽默生动,一两句就勾勒出一个同学的形象。有对同学特点的描写,有对往事回忆时的喜悦,有对仍在岗辛苦工作的同学的赞扬,还有对老师和同学的怀念与期盼。她的朗诵赢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编者按:这首诗亦刊在本期,以飨读者。)

 接着大家即兴表演,发挥专长,各显身手。有的唱京剧,有的唱外语歌曲,有的讲笑话,有的请大家猜谜语….都受到了欢迎。

会后,我们大家在一家酒搂举行了丰盛的午宴。餐后大家依依惜别,互道保重,希望下次聚会再见。

(附 下次聚会通知:2004年国庆期间,我们64届高三(3)班准备举行离校40周年的纪念活动,敬请老师们和同学们踊跃参加。也欢迎本届其他班同学参加。

联系人:段敏谟 电话6278 5771   于淑琴 电话 8881 7112    张佑昌 电话 8881 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