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2013-期待与相识半个世纪的老同学欢聚一堂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4 17:38:53     标题: 2013-期待与相识半个世纪的老同学欢聚一堂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14 20:42 编辑

明年的9月,63年入校的初中部同学相识将滿半个世纪,建议年级整个动静大点的聚会,各班的召集人组成筹备组,稍早点商讨活动地点和日程,定下活动时间,以便在海外和外地的同学安排行程。
上个月,东北兵团的哈尔滨荒友老山羊来京,几个荒友同学与他聚了聚,席间谈起明年的聚会,曾仼北京化工大学工会主席的谢光同学表示欢迎筹备组考察化工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可供200人同时进餐,有大厅,小厅,OK厅。如果没意见,他愿張罗。他有组织大型聚会活动的能力和经验。有兴趣的话可以玩一天。
期待与相识半个世纪的老同学们聚会噢。

作者: 成卫国    时间: 2012-6-15 12:39:53

支持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15 15:37:48

49年前,扛着被褥卷,拎着个网兜,进了南新华街2号……
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最阳光、最青春、最留念的时光开始了……
后来……后来的事儿犹如雷鸣电闪般瞬间而过,唯有那二道门、银杏树、紫藤花、木地板的楼道传来老师和迟到同学奔跑的脚步声还在脑海中……
明年就是50年了,整整半个世纪!
年初和谢光在荒友网上就谈及此事。今又蒙热心的小卫马在此号召。
其实,各班的代表已在6月初就此事开过碰头会了,正在草拟初步的方案。扩大会议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召开。
大老远的出不上什么力,就当个摇旗呐喊的。
谢谢卫国的支持。最好有实际行动。哈哈!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5 16:15:23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15 16:17 编辑

帖子发出后,巧燕得到海外在本论坛24小时卧底某银密报,就给我来电话了,获悉筹备组第一次会议的纪要将要出笼。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5 16:16:35

成卫国 发表于 2012-6-15 12:39
支持

还是卫国铁,谢谢支持。
作者: 成卫国    时间: 2012-6-15 17:15:40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6-15 16:16
还是卫国铁,谢谢支持。

我去拍照。[attach]15939[/attach]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6-15 21:40:58

一直说50年,没觉得太长,看小卫这“半个世纪”一下子觉得那是很久远的事了,太值得纪念。
小芒提议在新华街2号,无奈,那儿已经不属于咱们,而且经过多年修建、改建,面目全非,即便能进去也难找到感觉。支持谢光的提议,在那儿活动不重要,交通方便,有场地就中。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6 07:36:32

刘蕴企 发表于 2012-6-15 21:40
一直说50年,没觉得太长,看小卫这“半个世纪”一下子觉得那是很久远的事了,太值得纪念。
小芒提议在新华 ...

是啊,前两年春节去厂甸,外附的大门口都费了点劲才认出来,院内更是面目全非,只有当年的图书馆成了杏坛宾馆。看着对门师大附中兴旺发达,新楼林立,门口还立个大牌坊,想想当年外附是多少家长和孩子梦想就学的地方,现如今在远郊区整个打着老外附的旗号苦心吸引学生,不伦不类的,心里不是滋味。只有从这里走出的孩子,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从来没有忘记过这让他们的梦开始的地方。
化工大学在北三环路边,只要是周未活动,停车不是问题,乘车交通便利。主要是咱同学说了算,没有时间限制,有会议大厅,主席台,音响设备齐全,大屏幕可打背景照片,就餐与聚会娱乐分开,动静互不干扰。价格合理,超值享受。有献歌的同学可在台上表演,怕献丒的可在OK厅尽情挥洒。兵团荒友在那聚过一次,高兴而来,尽兴而归。是个中型聚会的理想地点。
先声明以上是个人感受,不是托儿,解释权归谢光同学。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6 07:40:24

成卫国 发表于 2012-6-15 17:15
我去拍照。

你要能将6張多的那張脸拍成30多的,就请你,管饭。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16 09:25:10

据最新内线密报,师大附西院,即南新华街2号,明年暑期将进行装修。这是明摆着不能去怀旧了,不爽!最想去的地界儿去不了,其它地方也就无所谓了。但应该考虑到:交通方便(包括公交和私人车辆)、地方够用、吃什么并不特别重要(以清淡为好)、活动多样……
怎么整点儿有意思和有纪念意义的东东?小卫马鬼点子最多,这个任务就交给她了。
感谢卫国老弟热心肠,哥欢迎你来照相,只是别光照“姐”,给“哥们”也按几下。
还有一年时间,尽量让外地的同学们也都知道,并希望能来参加。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6 13:17:10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16 09:25
据最新内线密报,师大附西院,即南新华街2号,明年暑期将进行装修。这是明摆着不能去怀旧了,不爽!最想去的 ...

老木头,虚头巴脑,紧着张罗全聚德,翠华楼的高档地界,吃饭-生存第一大事现在你那全不重要。到那天就给你整一盘清淡的拌苦瓜,见着鸡鸭鱼肉的,眼儿别绿啊。
南新华街2号己几易其主,想当年,还有野心将和平门中学的地盘划过来,结果被人家算计了,修正主义的摇篮小学部楼后来是河北梆子剧团。最后归了对门。还是小分队流蹿回去看看,伤感一通好。

作者: 张秋云    时间: 2012-6-17 15:16:07

去哪儿都成,站脚助威,积极到场。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19 12:02:18

张秋云 发表于 2012-6-17 15:16
去哪儿都成,站脚助威,积极到场。

交通便利能爭取更多的同学到会。尤其是身体状况欠佳的。
作者: gaoym    时间: 2012-6-20 11:58:50

各位尊敬的外附校友(请允许我可以这样称呼)、前辈,我是目前北外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我知道,目前的北外附校和当年的北外附校不是一个档次的,也无法比较,不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但是,目前的北外附校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变化也很大,如果可能,我真心希望此次聚会可以安排在目前的北外附校进行。如果各位前辈、校友有意向,可以联系我商谈具体事宜,谢谢。
作者: gaoym    时间: 2012-6-20 12:03:06

其他暂且不论,至少交通方便,有场地,呵呵。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6-20 21:31:26

本帖最后由 刘蕴企 于 2012-6-20 08:34 编辑
gaoym 发表于 2012-6-19 22:58
各位尊敬的外附校友(请允许我可以这样称呼)、前辈,我是目前北外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我知道,目前的北 ...

您的学校是“正从燕山脚下冉冉升起”的“一片新的灿烂”,我们就是一群无家可归者,真的不敢高攀。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1 07:09:27

gaoym 发表于 2012-6-20 11:58
各位尊敬的外附校友(请允许我可以这样称呼)、前辈,我是目前北外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我知道,目前的北 ...

谢谢这位领导的美意,新外附的校园和设施一流,但己让我们找不到对母校的那种感觉。交通便利,场地对北京这个大都市沒有问题。我们相聚只因外附情结,师生情结,校友情结,因为我们的一生都与这所学校有关,母校永远在我们心中。
作者: gaoym    时间: 2012-6-21 10:01:08

版主客气啦。即使不是作为目前的北外附校,仅仅作为一所学校,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校,各位前辈都是大师级人物,邀请大家如果有机会来学校看看,讲讲,和孩子们一起聊聊,坐坐,个人认为自己的邀请应该没有错,呵呵。16楼的前辈说得有点过了,其实应该是我们不敢高攀,我知道大家都是当时的北京精英和现在的社会乃至世界精英,但为了目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多些交流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也知道大家一直对外附母校有特殊的感情,对以往我无权评述,但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份子,无论它性质如何,模式如何,质量如何,学校都有责任培养好学生。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1 18:20:53

gaoym 发表于 2012-6-20 11:58
各位尊敬的外附校友(请允许我可以这样称呼)、前辈,我是目前北外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我知道,目前的北 ...

尊敬的gaoym副校长、副书记:你好!
首先谢谢您的热情邀请。
在此,仅代表个人谈点儿看法。
您的帖中写到,老附校和新附校不是一个档次。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不认为是因为“档次”问题造成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老外附的校友绝不会因此,也不应该因此而自觉高人一等,而看不起新外附。
这其中的不解之结,我想副校长应该很清楚。而这个结,对不起,恕我直言,不是您,更不是我们能解得开的。
今天的实际情况看,贵校不仅使用了外附的校名,而且有校舍、有实力;而我们不过是一群无家可归的浪子而已。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不过是“小土豆”,不在一个对话等级上,所以16楼的同学说的没错。
再次感激您的好意。祝贵校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1 18:31:00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6-21 07:09
谢谢这位领导的美意,新外附的校园和设施一流,但己让我们找不到对母校的那种感觉。交通便利,场地对北京 ...

小卫说出了我们的真实感受,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外附情结”。
对于失去了校园、失去了名号的人,已经习惯生活在当今最时髦的“虚拟”世界里。
“外附”是我们无论走至天涯海角最宝贵、最留念,最纯洁的经历。她将伴随我们一生。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1 19:07:55

gaoym 发表于 2012-6-21 10:01
版主客气啦。即使不是作为目前的北外附校,仅仅作为一所学校,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校,各位前辈都是大师级人物 ...

再次谢谢您的邀请。这里没有人说您的邀请是错的。既然是邀请,做为被邀者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拒绝邀请,并不是说邀请是错的。这里逻辑关系混淆了。
十分欣赏您在此帖中谈到的“但为了目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多些交流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也知道大家一直对外附母校有特殊的感情,对以往我无权评述,但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份子,无论它性质如何,模式如何,质量如何,学校都有责任培养好学生"
之所以欣赏是因为您谈到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好学生。”
基础教育,这个题目太大了。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可以写若干篇论文,并生产出若干博士来。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如果贵校是遵照国家法令办学的话,即“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话,本人愿尽绵薄之力,可以为贵校提供义务教学。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2 06:37:02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2 20:59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1 18:31
小卫说出了我们的真实感受,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外附情结”。
对于失去了校园、失去了名号的人,已经 ...


俺是越来越佩服老木了,发的这三帖子,较情的水平不是一般两般的高。当年外附停办,据老师们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附属于义务教育,占着北外的西院不挣钱,北外要办外语培训中心,将外附停办了。1988年是培训中心热,掙钱。随着外语教育形势的发展,后来是各区都办外语学校,只要沾外语个个火。北外是中国外语院校的龙头老大,外语办学经验丰富,师资雄厚,不能隔江望火,又想起再办附校,办一条龙的外语教育应该能吸引全国的生源。但他们认为再恢复当年的外附还是不掙钱,己无意义,于是由外研社投巨资在西二旗建设了现在的国有民办的北外附校,北外的院长任董事长,成了高收费的附校,再有天赋,没钱是别想踏进这学校的大门。令办学者没想到的是,既使打着老外附的旗号,高收费将很多优秀的学生挡在了校门外,有钱家的孩子都不是学习的料,生源一直困扰这所学校。教育和挣钱成了这所学校的双刃剑。可以理解,哪个投资方不为收回投资,能掙钱而投资呢?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2 06:39:14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2 18:56 编辑

这位高副校长说:无论它性质如何,模式如何,质量如何,学校都有责任培养好学生。请问:哪所民办的高收费的贵族学校走出过好学生呢?文革前就存在的大专院校的附中,就北外的停办了。清华,北大,人大,师大等附中,依托义务教育,办的好,收赞助费还要在选录段的成绩,家长抢着给钱,学校不收还睡不着觉。既保证了生源质量,哪个学校没挣大钱呢?家长给学校盖的教学大楼一个比一个棒。性质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质量。有责仼和能不能培养出好学生不划等号。据说从贵校开门起至2010年,仅有一人考入了北外,自称外交官的摇篮,那别人都摇哪儿去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2 09:05:45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2 19:05 编辑

没有好的生源,再优越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先进的设施,校舍,都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当年外附66,67,68年中学部和小学部招生,都是北京市各小学学习最好的学生,起点高,大部份招生表分到各小学,一小部分早上9点在校门口分发,我记得领表的家长夜里1、2点就来和平门外附门口排队,没领到的别提多失望了。领到报名表的先面试,小学部招160人,从几千人中刷下一多半,再口试,被刷下的孩子很多都哭着走出校门,这样的招生盛况,连对门的师大附中和实验一小都不曾有过。文革恢复招生后的情况不了解,不作评价。现今,教育领域竟争非常激烈,家长挑学校,不看你依托哪所名大学,叫什么名,历史沿革,而是看从你这个学校走出的学生有百分之多少能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自己的孩子在校6-9年能否成才,值不值得投资。好学生在一个生源不平衡的学校里是学不出来的。高收费和好生源,新外附,加油吧!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2 20:27:14

“国有民办”,混蛋逻辑

一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北外附”)在2011年11月更新的简介“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直属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寄宿制学校。

再请看包括“百度百科”、“天涯问答”、“互动百科”、“中国教育在线”及“PGA”网站关于北北外附的介绍“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是经海淀区政府、区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投资兴建并直接管理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国有民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在“PGA”网上,“海淀区”前面多了“北京市教委”的名衔。

斜体黑字部分在北北外附自己的简介中消失了……好奇怪哟?

下面这段话是北北外附的副校长、副书记,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高雁鸣先生所写帖子上的“我也知道大家一直对外附母校有特殊的感情,对以往我无权评述,但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份子,无论它性质如何,模式如何,质量如何,学校都有责任培养好学生。”高副校这几个如何有点儿意思。

看来校方在尽量回避。共产党人光明磊落,高副校长能拿出成立学校的正式批件来看看吗?

为什么要躲躲藏藏,语焉不详,当中必然有苦衷,待后续文章再分析。现在先剖析一下这“国有民办”四个字。      

      逻辑相左

     “国有”,就是国有,民办就是民办,“国”就是国,“民”就是民,这是两个不相混淆的概念。

      请问高副校长,北外是属“国”还是归“民”?回答肯定是“国”,想高副校惦记着继续进步,绝不会爬梯子再掉回平民百姓的堆儿里。

      这个“国“的含义是说北外是属于国家投资、国家授予权限、国家拥有资产全权的教育机构。那么,北外有了受益,不管是学费、是出版物、是合作项目,是不是应该返还给国家?!北外自建校以来,国家投入了多少?北外自己赚了多少?私藏了多少?能随便就掏出2个亿来建学校的不多吧?即使是国家政策允许范围的自留经费,那也是有比例的。

      为什么投资2个亿建立了学校,就成了“民”了呢?当然,高副校可以回答,北北外附没错啊,国有啊!

      好,如果是国有,可真是要大大地鸣谢北外用赚到的钱来替国家的基础教育分忧,那么就应该遵守国家“义务教育法规”。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三、四十年前的中国,成文的法律很少,但犯罪的不多;如今我们成了法律条例最多,涉及内容最详尽,细化到连哪级干部使用多少平方米办公室、开多大排量的车(这让老外看了很晕菜)、馒头必须是圆的,方的属山寨,都有的法律大国,但是,违法之事则与日俱增,与时俱进。问题就出在概念的偷换上。

     偷换概念

     “国有”是个红顶子,“民办”是实质,好赚钱。是这么个理儿吧?

      是不是应该审计一下,北北外附每年从收缴的学费中有多大一个比例用于给教职员工(包括北外,没好处?北外怎么会砸2个亿下去。不趁着教改大潮浑水摸鱼,傻啊!)福利、津贴、这样或那样的变相补贴。

      北北外附建校以来,给国家上缴了多少钱?不包括上供给区教委(对不起,可能市教委那儿还送不进去。)明的和暗的节日礼品,旅游开销,出国“考察”……等。恐怕是本“糊涂账”。

      说的不客气点儿,就是把国有资产变性来为小团体谋私利。是犯罪行为吧?

      高副校肯定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北北外附毕竟是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了,是合法的&%?!

      中国最明正言顺赚钱的就是这种所谓的“合法”,经上级批准的勾当!因为这里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本来他们的孩子应该享受“免费的、义务的、由国家来保障的教育”,在各位和各级相关部门的变通下,变成不得不缴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血汗钱来上北北外附自诩为“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当然还有其它名目的特色学校)!

      同样,高副校也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家长们自愿啊,北北外附提供特别服务啊……本来是国家责任的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诱导家长们去花钱???别拿什么多渠道、多模式做借口。

      在这一点上,北北外附和原外附有着根本的区别。北北外附是打着“国有民办”的旗号,在教改大潮的推动下,圈老百姓的钱;而老外附是完全由国家投资管理(非民办)为培养“高精尖”的外语人才而成立的。     

          (待续)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2 21:14:14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2 21:15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2 20:27
“国有民办”,混蛋逻辑一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


老木头,嫩太狠了。针针見血。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6-23 06:41:34

本帖最后由 刘蕴企 于 2012-6-22 18:21 编辑

真给力。
“国有民办”,涉及国事,我都不搀和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3 08:52:48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16 09:25
据最新内线密报,师大附西院,即南新华街2号,明年暑期将进行装修。这是明摆着不能去怀旧了,不爽!最想去的 ...

谢谢老木对咱那啥点子多的评价。有的银是360个心眼子,860个转轴子,海外游木,心系960万平方公里,外附网中坚,嘴上说摇旗呐喊,实则远程遥控。筹备组扩大会,没这老木头不中,网上参会噢。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3 22:05:14

校名玄虚,李逵李鬼

二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李逵斗李鬼是《水浒传》里一个有趣的段子。社会发展到今天,李逵还是李鬼的事儿仍然前仆后继着。那位笔名署金庸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查良镛先生,由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而引来了“金童”、“全庸”、“金康”、“金庸新”等数位武侠作者,名字虽然很容易混淆,但只要翻开书一读,就知道相差何止里许。

      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的话,是因为“李逵”童鞋,和“金庸”童鞋有着很好的品牌效应,李鬼和几位“金X”借别人的名头,捞点儿。可不可以说,李鬼其实是山寨的前辈涅?!

      “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就是在山寨“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清誉。

      猛一看,差不多啊。对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当“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北外附)挂牌时就有老外附的同学说看着别扭。两个“北京”叠加在一起,干吗?在玩“凄凄惨惨戚戚切切”的游戏吗?

      估计外院那几位决定砸钱建学校的主儿也不喜欢这个名字,可是没辙啊。

      “北京”通常的含义有二个,一是指地理,二是说行政;如果加个“市”字,那么行政的含义更多。

      从前的“北京外语学院”或现在的“北京外语大学”是部委属校,或者说受双重领导,其教学和行政受到教育部和外交部的两个部委的管辖和节制。这类大学是最牛的了,全中国共有36所。然后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属校;地市级属校等。

      这也应该属于中国特色吧。高级别的学校所得到经费、师资设备、生源等等相差很大。中国是最讲究级别的了,和尚都要排出是科级还是处级,还修不修行啊?阿弥陀佛!

      校网中曾有校友说去西北某地工干,当地一位官员递来一张名片,那名片上除了有姓名官衔外,后面还多了几个字“24小时热水”。校友不解,问其详。该官员解释说,当地人乱印名片头衔,但只有正式的科级以上干部才享有24小时热水供应,名片上没有这几个字的,属山寨级别。看看,组织的温暖在到了一定级别时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啊!

      在上一评中曾论及北北外附对自己的出身遮遮掩掩的,但这种暧昧并不意味着该校对“出身”不在乎,而是相当在乎。在学校开宗名义的性质的描述中,玩了一招“跳过,跳过”。但在该校校长林卫民的介绍中除了介绍各种头衔和简单经历,特别将其在杭州外语学校任职的后面加一括号说明“2002年调任杭州外国语学校(隶属浙江省教育厅)”意思很明白,杭州外校是个高级别的学校,林某在那里干过,也属高级人士。现在……

      “条块制”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结构。表现在教育口就是上文刚提到的外院(今日之外大)的归属,“条”指其特别从属于外交部,“块”表明还须接受教育部的督管。再举一例,原来的北京理工学院,今天的理工大,名字也不起眼,但人家属原第五机械工业部、后来的兵器工业部(改制后,现以北方工业公司名号出现)、现在的国防科工委管。属于北京著名的“八大院校之一”。

可惜,北北外附在“条、块体制”中的“块”归海淀区教委管辖。这让北北外附很没面子,所以“海淀区”就没有出现在学校归属的定义内。但不提毕竟是某一层面的上级,不把人家的名号亮出来算怎么回事儿。于是进行了软处理。

“海淀区”出现在北北外附简介的第三段“北外附校是经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推荐并经上级严格审批同意的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实验项目学校……”

请注意黑体字国家级,于是一个区属校华丽亮相,成为了国家级的“something”!这很像李鬼劫道时先要大喊一声:“吾乃梁山泊黑旋风李逵!”一样。

老外附不必多说了,那才是真正的国家级中学

北北外附竭力表明自己是老外附的“恢复”,是延续。名字弄的不论不类的。如果北外是真正名正言顺地办附校(即公立体制的),在北京办附属学校就应该叫“北外附校”、到天津办(这有点儿捞过界了),就应该叫“北外天津附校”、开到杭州去,叫“北外杭州附校”。

之所以不得不认可以北京市辖属开头,则是因为要“民办”(详细内容请见一评),只有民办了,才好干公办不可以办的事儿。但又要拉大旗包装真实目的,于是就尽量打出老外附的招牌,什么“外交官的摇篮”都来了,并把自己提高到国家级。

作为老外附的学生,学校都没有了,名字被谁拿去用,用成什么样,说实话也是无可如何的事儿。

但是北北外附竭力要使他人相信,他们和老外附是前后关系,换个词儿:等同。

请问等同了什么呢?老北外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以中国的外交事业将要有一个大发展而未雨绸缪建立的外交人员后备队伍的一条龙培训体系,是真正国家级的。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老外附招生是按报考“绝密专业”标准进行政审的。

北北外的办学方向是“以培养‘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国际化预备英才’为目标……”

“国际化预备英才”!哇,这是要干吗?I 服了 you!

(下一篇内容预告:燕山脚下冉冉升起一座金山。)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6-23 22:31:2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3 09:05
校名玄虚,李逵李鬼二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李 ...

按老木的逻辑推理,北北外附全名应该是“北京市海淀区民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您给人家降好几级,您笔下舒服了人家乐意吗?
等ing 看那金山谁堆的,太想看到光芒万丈。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4 05:55:37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3 22:05
校名玄虚,李逵李鬼二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李 ...

老木啊,用宋丹丹小品的一句话:瞧让你给扒(剝)的。真受不了。什么?还有续呢?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5 19:08:33

燕山脚下,灿灿金山

三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小时候很喜欢唱那首“北京的金山上”的歌曲,藏族音乐的高亢嘹亮、真情纯朴、歌词强烈和鲜明的借鉴对比,令人不禁放声。唱是唱,可是一直不知道这“北京的金山”在啥地界儿。像景山,小学去少年宫训练时爬了个遍;八大处、鬼见愁、鹫峰、百花山也都溜达过,那时可是没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腿着”。这金山?

      这两天学习了一哈北海民附校的简介才猛然发现,哇+噻,原来北京的金山在燕山脚下喂!

      有人说了,说话要有凭证,造谣也得有风有影的,这燕山金山谁跟谁啊?!

      请各位准备好计算器,因为要看清楚三评的内容,至少是要懂小学算术中的加法和乘法。谢谢!

      以下内容版权归北海民附校所有。

收费标准

班型              学费                          合计

                                    半寄宿、走读      寄宿

幼儿教育预科班          20400             21800             23600

小学一年级              28800             30200             32000

初一年级英德/英西/英日

            复语班      32000             32000             35200

初一年级英语特长班      26000             26000             29200

            普高班      22000             22000             25200

            中美国际班  65000             65000             68200

高一年级    中澳国际班  71000             71000             74200

            中英国际班  49000             49000             52200

            韩英复语班  66000             66000             69200

      另:初三、高三学年学费加2000元。饭费和班车费略。

      根据上以上收费标准,得出以下结果:

      小学1-6年级学费总额:¥172800;

      初中复语班学费总额:¥98000;

      初中特长班学费总额:¥80000;

      高中普高班学费总额:¥68000;

      高中中美国际班学费总额:¥197000;

      高中中澳国际班学费总额:¥215000;

      高中中英国际班学费总额:¥149000;

      高中韩英复语班学费总额:¥200000。

      以上计算均为走读费用,不含寄宿费和其它费用。

      就读北海民附校从幼儿教育预科班至高三共13年,按最低档次班级计,学费总额为:337600。按最高收费档次计为:¥484600

      按北海民附校简介中3000学生从幼儿预科到高三最低档次计为:10116000/年;按最高档次计为:14526000/年。同上,费用中不含寄宿等费用。

      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数字的伟大意义,再介绍一组对比数据:

      当年老外附校友们上学时的缴费:小学学费:¥2.50;中学学费:¥5.00。

      现在北京市地区的普教收费标准:

      学前保教费:¥30/月=¥360/年(把寒暑假全算了)

      普通教育(即9年义务教育)

      其中:城镇学校:¥160/年;

            农村学校:¥80/年;

            民办公助:¥2500/年。

      高中:其中:一般高中:¥660/年;

                  重点高中:¥900/年。

      另外,顺便介绍一下北京市人均收入情况:

      2001年为:¥13768;2005年为:¥19533(增长幅度为每年9.44%)。2012年的数据尚未出来,如仍按每年9.44%增长的话为:¥36752。

      2011年,中国城镇人均总收入为:¥23979,可供支配的中间数为:¥19118。

      如何评估中国家庭供养学生的负担,有很多专家们的分析,在此不赘言了。

      公平而论,¥10116000或¥14526000不是个精确值。因为从运作过程来讲,北北外附前3年属于招生初期,第一年也就是三个年级,到第三年,初高中满员,但小学仍空缺3个年级。从2006年,各个年级才开始全方位运作,至今6个年头。

      加权计算应该是2002年¥10116000x4/13;2003年x7/13;2004年x10/13;2005年x11/13;2006年x12/13;从2006年起按13个年级全运作计算。这样得出的两个上下限的数字是84,818,768 121,794,921。但这仍不是精确数字,因为没有每一个年级学生的参数。同时这里不包括暑期班、兴趣班等的收费,依然是个估算。

没有计算在内的还有最大一笔固定资产的增值,西二旗的土地就值多少银子啊!顺便说一句,北外还是没有战略眼光,如果能Hold南新华街2号那片地王,也转移到什么民企名下,倒卖给地产大鳄,怕不卖出十来个亿!但能有现在骄人的数字,也很值得骄傲了,全拜“民办”二字!“国有”吗,嘿嘿!黑黑!!

      在这一点上,老外附不是差一点两点,望尘莫及啊!

      (下篇内容:浓装艳抹、贩卖人口)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5 19:11:47

老木头为什么要发飙

有好心的校友私下发短信问,嫩肿么啦?写得这么那啥?

老木其实是个老实头,外附人有目共睹、有耳皆闻、有口皆碑的“老木头”。都这么把子年龄了,干吗呀?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有人到门口来叫战,又来悲情,又上纲上线的,老木不爽,很不爽,于是就有了这几篇文章。请各位校友点击第2页就会明了。

明年是我们63级入校50周年,难得的机会大家聚聚,几位班级的联络员已经碰过头了,也提出了个“调查提纲”,准备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打算多找些热心人,开个筹备会,再讨论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正巧小卫发了此帖,说明大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21日,北新民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跟了下面这个帖子:

Gaoym21日发帖:

各位尊敬的外附校友(请允许我可以这样称呼)、前辈,我是目前北外附校的副校长、副书记,我知道,目前的北外附校和当年的北外附校不是一个档次的,也无法比较,不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但是,目前的北外附校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变化也很大,如果可能,我真心希望此次聚会可以安排在目前的北外附校进行。如果各位前辈、校友有意向,可以联系我商谈具体事宜,谢谢

同日:

其他暂且不论,至少交通方便,有场地,呵呵

     我们有同学回答了,“不敢高攀。”因为活动还没定,这个帖子只是该同学自己的意见而已,校网是实名制的,附校的同学在此应该是畅所欲言的,很正常。

      没想到高领导不高兴了!回了下面这个帖子:

版主客气啦。即使不是作为目前的北外附校,仅仅作为一所学校,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校,各位前辈都是大师级人物,邀请大家如果有机会来学校看看,讲讲,和孩子们一起聊聊,坐坐,个人认为自己的邀请应该没有错,呵呵。16楼的前辈说得有点过了,其实应该是我们不敢高攀,我知道大家都是当时的北京精英和现在的社会乃至世界精英,但为了目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多些交流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也知道大家一直对外附母校有特殊的感情,对以往我无权评述,但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份子,无论它性质如何,模式如何,质量如何,学校都有责任培养好学生

这个帖子说了几件事:

1、表明自己的邀请是正当的,是替孩子们邀请的,而绝无其它龌龊想法;

2、对于“高攀”表示了不满,用词“过了”;

3、把接受不接受他的邀请上升到了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态度,对“学生们的责任”的高度上来。

老木在其后的跟帖中三次向领导致谢。也解释了一下,谁也没说高领导邀请错了。作为被邀请者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邀请,再说了,事情还没定呢不是。如果就事论事,去还是不去,也就算了。入夏了,人容易上火,多喝点儿豆汁儿,消消暑就好了。

没想到高领导以退为进,先是放低身段,什么前辈啊、档次啊、大师啊、精英啊,一通捧。一个变脸,什么“和孩子们聊一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基础教育”、“学校都有培养好学生的责任”都来了。这不是那大帽子挤兑人吗?!是谁过啦?!

简简单单一件事儿,搞悲情、来上纲上线、戴帽子。如果不去,我们这些人岂不要背上不屑与孩子们见面、不想孩子们健康成长、对基础教育冷漠、没有培养好学生的责任感的罪名吗?!

叫阵叫到家门口来了!

老木头有一点儿不好,爱钻个牛角尖,“榆木疙瘩”说的就是我这路银。再加上前不久犯了个晕眩的毛病,好像要去安定。去看精神病医生前,到网上学习了一下北海民附校的简介。老木头原来觉得自己有点浮云了,一看这简介才知道什么小“小浮见大浮”,这忽悠的岂止是天转地旋……老外附实话实说地要培养“高精尖的外语人才”,北海民附校那是要造就“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国际化预备英才”!

随便划了几个地方,打个腹稿,估摸着也就写个七、八篇评论,就北海民附校和老附校的区别说道说道一下。就当是正反方玩辩论吧,高领导是正方,老木头是反方(唉,这辈子就没怎么正过,悲催啊!),别总是黑也不青,白也不净的。

高领导您接着来。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6 06:48:32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6 14:26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5 19:08
燕山脚下,灿灿金山三评“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与原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之本质区别       小 ...


老木是真做功课啊!嫩说人家收费高,那可是姜太公钓魚,愿者上钩。开革开放,富人如雨后春笋。办教育,圈他们的钱无可厚非。其实两个批文办两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挺自然,但本质问题是,明明是北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母异父生的两个孩子,一个生于1959年,一个生于2002年。明明不是一个父亲生的,一个父亲是外交部和北京外国院学院,是国家办的;另一个父亲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民办的。但非要将出生于2002年的少年扯回到1959年那个父亲生的,为什么?先不说检验DNA能否达到99。999%的匹配度,连校名都不一样。因为要恢复1959年建的那个附校名,就要名符其实。说白了还不是想利用59年的那个红顶子,高贵的血统,染红现在这所打着教育的旗号,行圈钱之实的附校。成立日期看海淀区教委批件,那上面肯定批的不是恢复1959年成立的外语附校,现北海民附校的学校简介与批文不符,沒人举报你弄虚作假,黑不提白不提就完了,别再老提那经不住推敲的1959年,在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成立的…… 当年停办时怎么没想到“关怀”? 2002年,周总理都逝世26年了。
作者: gaoym    时间: 2012-6-26 09:27:10

首先,很感谢老木头的“发飙”,当然更感谢外附论坛,因为正是因为您的“发飙”,有了论坛的存在,使我更加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外附,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因为毕竟自己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漂人”;其次,真的没想到我的回帖激起这多浪,如果给大家的感情带来了伤害,或者有不当的用词用语,在此向大家致以最真诚的歉意;第三,关于邀请可否将聚会放在目前的北外附校,并无它意,没有那么多的衍生之意,大家想得太多了。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6 20:54:48

gaoym 发表于 2012-6-26 09:27
首先,很感谢老木头的“发飙”,当然更感谢外附论坛,因为正是因为您的“发飙”,有了论坛的存在,使我更加 ...

谢谢高副校长回帖。道歉就不必了,因为每个人的立场、看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特别是在大变革的时代。
关于外附有太多的纠结在里面,暂把它跳过吧。
您从事教育,而且是基础教育,从教育孩子出发考虑,一点儿没错。请您先看几张照片:
[attach]16013[/attach]
后面的教室是我那次考察看到最好的。
[attach]16014[/attach]
很多孩子打赤脚。

这是我当年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去贵州考察项目时照的。我所看到差的教室:没有门、没有窗、窗户上别了几根树条。教室里没有桌椅,地上平放着几根歪歪扭扭的树干,上面用锛子砍出几个平面,那是椅子,学生上学要自己从家个搬凳子来当课桌用。我们看的还是通车的地方,据说,山里的条件更差!
老校长跟我们诉苦,他就是想给学校按一扇校门,因为老乡赶着牛车马车都穿校而过,他怕碰着孩子!
问了当地的官员,学生的教学经费每年每个孩子能有多少?回答:3元吧!
我当时想干嘛?我想骂人!
请再看看有关数字: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教育经费占全球教育总投入的1.5%!
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2.7%(2004),2/3的非洲国家教育投入占本国GDP的4%强,全球平均教育经费投入5.3%!
中国教育总投入中,基础教育部分,由家长担负的比例近几年大幅上升,现已超过60%!此数据的全球平均指数为8%!
而推高家长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几年“民办”的轰轰烈烈。
我当时的工作是从海外文化教育机构为中国争取经费。
不知道您看了这两张照片和数字有什么想法。我们的确在最基本的原则、思考的面及采取的实际做法上很不一样。
我说话很直率,不会也不想躲着藏着,如果令您或其他的读者感到不快的话,老木在此诚恳地给各位道歉了。

作者: gaoym    时间: 2012-6-27 10:40:14

首先,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一份子,尽管只是刚刚从事这个神圣的事业还不到一年,还没有什么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但我还是要真心的感谢您,感谢论坛中的所有人,感谢您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做出的贡献,感谢大家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对外附对大家对历史对社会有了更深入更真实的了解。同时,我同意您前述所说,“关于外附有太多的纠结在里面,暂把它跳过吧”,我们(更多指我,不是大家,呵呵)不再碰这个话题。您说话是够直率(),但我相信没人会介意,因为您说的绝大多数是客观事实。我想,如果可能,可以单开个关于中国教育或者基础教育的板块,做一更深入的交流平台,因为各位都是见多识广之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我真的是想多学习一些。谢谢大家!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7 13:16:21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6-28 10:14 编辑
gaoym 发表于 2012-6-27 10:40
首先,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一份子,尽管只是刚刚从事这个神圣的事业还不到一年,还没有什么的话语权和权威性 ...

这位高副校长看来是一位刚刚从事教育的年轻人,他不是停办老校和建新校的决策人。相信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外附人的性格大都率真,出言不会拐弯,言语犀利。老木说的绝大部分都是事实,高副校也认同,往往说真话都不中听。对附校这个话题,太想看续,老木不再连载,那暂跳过吧。
作者: 张秋云    时间: 2012-6-28 08:50:26

几天没在首页找到这个帖子怎么这么热闹起来,谢谢木同学做了这么详细的调查,你太有才了,说的也是有理,我们这群曾经在外附只上过初中的老头老太们对我们母校的感情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学校就别往一块拉了,说说我的感受,记得当年考上这所学校时,我父亲是一般工人,56块钱养一家7口,爸爸送我报到时把工厂证明拿出来,学校给免学杂费、住宿费、只交了饭费和书费,还每月给我5块钱助学金,同学们个个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品质好,积极要求上进,学雷锋、学解放军,下乡劳动,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现在我们就是想找个地方一起叙叙旧,能容纳百十口子的地方有、有。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8 10:48:15

张秋云 发表于 2012-6-28 08:50
几天没在首页找到这个帖子怎么这么热闹起来,谢谢木同学做了这么详细的调查,你太有才了,说的也是有理,我 ...

秋云说的开学报到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咱们二班的女生宿舍有16个女孩。蕴企在我下床,室长是汪士林,梳着两条粗粗的过腰的长辮子。廖汀汀的廖字咱小学沒见过这字,你问她叫什么汀汀?还是你问过两次,我也记住了这个字。那时学校招生就招品学兼优的,政治条件是绝密。63初中大部分属虎,也有属牛的,个别属兔的。同学之间感情纯真,没有功利。我从18岁随60个附校同学一起去北大荒,后来上大学,在多个工作单位工作过,当过中层领导,阅人无数,唯有与外附同学的感情最为深厚持久,联系从没中断过。每次从北大荒回京探亲,都回母校看老师和没离校的小学部同学。和平门-南新华街2号-母校在我们心中太过神圣,她在我们心中已经永恒了。这个位置,谁也取代不了。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8 20:40:43

敬勉先辈,幸不辱命

               法语班李巧燕在《天上的学校》文集中写了一篇文章“一张老照片”。那是文革中,外附的同学执行外交任务时与敬爱周总理的合影。

               文中描述到,当同学们在机场等待飞机降落,正在反复练习要朗读的语录时,“听见一阵掌声伴随着‘同学们好!’的招呼声从身后传来,大家情不自禁地回过头去,总理!是敬爱的周总理!……总理您好!您好!激动的泪花已含在我们的眼中。……总理用法文和我们交谈了起来,得知我们才十几岁,已经学了三年法语,总理高兴极了。”

               接待任务完成后回到学校,“进了校门后,大家连蹦带跳地,跟每一个碰到的人握手,还激动地说:‘我们刚跟周总理握过手,快来啊,我跟总理握了手,快跟我们一块儿分享吧!”

               我清楚地记得跟不止一个法文班的同学握了手,心情和他们一样激动。

               老外附是在敬爱的周总理和陈老总的亲切关怀下创办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今后能为中国的外交事业贡献力量。

堂堂的国家总理竟先向这群孩子打招呼,并挨个握手……

总理,戎马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在文革中,更是砥柱中流,面对形形色色的翻个命集团巨大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护老干部,维护团结,维护生产,维持秩序……他老人家是生生累走了的!

敬爱的陈老总为革命出生入死、性情直爽、快人快语,请再读一遍陈总写的《梅岭三章》的第一首: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馀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何等的气魄,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哪怕是死,也不服,也要再拼下去!

      “斩阎罗”谁是“阎罗”,旧社会、旧势力、旧中国、旧思想……

      革命先辈们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高瞻远瞩,预见到中国的外交事业将会有大的发展和突破,而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培养一大批“高、精、尖的外语人才”。就是在先辈们的亲自关怀下,外附得以创办,并得到了特殊的照顾。

      我们有幸能被选中作为培养对象,当时真的是十分自豪。并且,在十几岁时就参与了外事接待工作(英语班的同学也执行过类似的任务,可惜我们没法语班同学有福气,没能见到敬爱的总理。)。

      “一颗红心,多种准备!”“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仅是口号,而是溶入了我们的血液中。

      外附的学生,还有我们亲爱的老师,把老革命家对我们的厚望化作实际行动。老师们在早7点的自习时间就到教室了,晚自习结束才回去。给每个同学都单独录了音,纠正发音上的缺陷与不足。同学们同样努力自觉地学习(像法语班的练习发小舌音,我们英语班的陪着喝漱口水,我在《天上的学校》文章中都有描述)。

      没有排名、没有物质奖励,同学老师怀着共同神圣的使命,努力着!努力着!

    文革来了,外附也不能幸免。外附学生风云流散,连一张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有,有的班连毕业照也没有,即使有照的,人也不齐(这也是为什么63届的同学们早早的就筹划着明年的聚会)。去兵团、农村、橡胶园、工厂、当兵……

      文革结束后,这个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再次开始捡拾起外语。像我们班不幸早逝的士林,北大荒当了10年的炊事班长,和面,炒菜……返城后,当中学老师,进修英语。要知道,那时我们已是快30的人了,一无所有的离开了北京,又一无所有的回来,该结婚了、该生孩子了、家里的父母白发苍苍了……人生、事业、外语……苦辣酸甜啊……

    士林是中学的优秀教师、创办了某中学的英语教学、多次被评为朝阳区的模范、在北京奥运会上连着干了四十几天的志愿者……士林,一个普通的外附学生、一个厨子、一个倾全心教育孩子的英语教师!士林,我们怀念你!

      63级的同学们中出了约十位大使,参赞就更多了,当老师的也不在少数。老木头也是吃粉笔末的一位。我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不是带,没那个资历)、教过成人,从事过教学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研究。

老木头在教育上最得意的是主讲《科技英语虚词分析法》。这个语法分析是由原七机部二院的副院长吴朔平教授研究出来的,类似于乔姆斯基的“结构语法”。当时正赶上文革后首次评职称,要想评中高级职称,必须要考一门外语,这对于刚缓过口气来的臭老九们多难啊。吴老的方法简便易学,老木是其得意弟子,并利用当时刚刚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频道,向全国播放。有多少人看了这个60小时的节目,没有精确统计,估计有近百万人。老木那时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回复学生的来信。

另外,较早前,二院将次节目录了像(96小时),向科工委系统推荐,据说复制了百多套。看到这套节目的人不止科工委系统,上海石化系统的同学说看到了老木的不太光辉的形象、部队系统的同学被领导要求去看这个节目,屏幕一亮,哥们“哇噻”了一下,K,这不是校友加荒友的木头吗!!

我们在学有小成之后,努力回馈社会、泽被苍生、并且不计报酬,难得自我吹嘘吹嘘,只是想,当终有一天,木头也去了那边的世界,碰到革命先辈们,他们问:

“当初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的怎样了?”

灰墙木梯的教学楼、恩师们的谆谆教导、北大荒的十年艰辛、再入学门的不易、毕业后的作为,霎时涌上心头……

深深给先辈们鞠一躬,轻声回答:“幸不辱使命。”


[attach]16034[/attach]

谢谢巧燕及时传来的照片。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29 08:45:28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7-1 19:13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8 20:40
敬勉先辈,幸不辱命                法语班李巧燕在《天上的学校》文集中写了一篇文章“一张老照片”。那是 ...

咋的老木?写的啥敏感词,让网络自动封杀了?看来,fgming 不让说了,也就是不存在了,进历史垃圾箱了。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2-6-30 17:51:19

这第5页咋打不开了呢!我们班去年就举办过相知50周年的聚会了,就在一位同学单位的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马斑竹制作了每位同学附中时与现在的照片对比视频,配上了音乐和文字解说。大家欢聚一堂聚餐、畅谈,演节目、做游戏,玩了整整一天。最后还决定制作有全班同学合影的水杯作为永久的纪念。
聚会只要交通方便,大家开心就好!相遇、相知50年实属不易,值得大庆特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6-30 18:39:24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6-30 17:51
这第5页咋打不开了呢!我们班去年就举办过相知50周年的聚会了,就在一位同学单位的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马 ...

61级高中俄语班的哥哥姐姐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班的坛子里大茶馆在全校各班上座率最高,发帖最多,几乎每天都有人发帖。马斑竹无论身在何处,国内外,北京或外地,都心系茶馆,关心着50几年前在附校同窗三年的同学们。他们之间持久弥足珍贵的情谊,令人感动。梅姐也是位魅力四射,热爱生活的大姐。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2-7-1 16:45:21

这老木头一发飙,外附网地动山摇!后面第5页打不开啦!说此页有“翻个命”一词,强行关闭,太吓人!

社长赶紧的想办法吧!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6:43:11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6-30 17:51
这第5页咋打不开了呢!我们班去年就举办过相知50周年的聚会了,就在一位同学单位的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马 ...

这老木捣的什么乱,梅姐的发帖不显了。打倒老木。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7:03:15

发几个帖将第5页掀过去,是不是就好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7:07:05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7-2 07:21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8 20:40
敬勉先辈,幸不辱命                法语班李巧燕在《天上的学校》文集中写了一篇文章“一张老照片”。那是 ...

这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规定在哪儿?都哪些词列入网络自动封杀?都是良民,那个词为什么就敏感了?不明白!谁愿意踩雷呢?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7:29:33

老木被限制访问,限制多长时间能自动解除呢?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7:45:44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7-2 07:49 编辑

有同学建议63级中学部也叫个什么队,63级共招了小学部,中学部和高中部,叫什么队都要考虑到还有两部都是63年入校的。你叫小队,那小学部呢?你叫中队,等于给那两部也定了名。小队,中队,大队。俺认为沒必要非要叫什么名,那是虚的。重要的是同学们之间深厚的情谊,61级俄语班也没起什么特别的名字,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密切,感情真挚,是我们的榜样。最不喜欢学人家,喜欢与众不同,有特性。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07:50:45

欢迎宜俊来掺和。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2-7-2 12:24:36

还是小卫功夫厉害,一下子就翻过来了!第5页还是不成,如木头所言,一露头就坚决镇压,跟对待那三字

分子一样。今天凌晨有人看欧锦赛决赛实况了吗?我熬不了夜,还是等着看今晚的“豪门盛宴”吧。4:0,

真是不可思议!我昨天一晚上都在琢磨这俩队究竟谁能赢呢。虽说西班牙实力强些,但这个比分也太邪乎

了吧,那个巴神干嘛去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17:50:47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7-2 12:24
还是小卫功夫厉害,一下子就翻过来了!第5页还是不成,如木头所言,一露头就坚决镇压,跟对待那三字

分子 ...

看来翻过那页好使,但对老木这罪魁祸首不知解除限制沒?
今天早上,闺女一开房门就一声尖叫,知道西班牙赢了,她是老西球迷。看足球,俺只看1/8决赛以后。虽然喜欢刺激,但己没那么狂热。女排进入总决赛场场输,球员个人技术不差,还是总教练差点水平。男篮热身赛场场胜,虽然人家不是全主力阵容,咱们打的积极拼搏就好看。从不看乒乓球赛,一边倒,沒悬念没劲。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2 19:08:35

我老木又回来啦!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2 19:26:57

宜俊夸老木数学好,还真是有点子眼力价儿。
说实话,老木基本说的都是实话,在附校时,老木最好的科目是数学、几何、三角;其次是语文;最差是英语。
考数学那三科,两小时的考试时间,老木答题只要半小时。然后就擦那椅子,拧啊蹭的,要交卷,监考老师不让走,说得考一个小时后才可以交卷,再多检查检查。老木就跟监考老师聊天。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钟,把卷往老师讲台上一放,就走。
一次,交了卷出去碰到数学耿老师,耿老师以为我出来方便,我说做完了。耿老师进了我们班看那卷子,出来没说话,冲我一微笑。我就知道,OK!100分。
可是早出来,没人一起玩儿也没劲儿,就去厨房看中午吃什么,看师傅们不太忙,就跟他们聊会天。有两个小师傅,跟他们混的很熟。
那时候也不排什么名字,学习都特自觉,像老木这么吊儿浪当的不多。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 19:42:30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7-3 19:14 编辑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2 19:08
我老木又回来啦!


怎么搞的?让胡汉三还乡团回来了。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3 07:50:08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2 19:26
宜俊夸老木数学好,还真是有点子眼力价儿。
说实话,老木基本说的都是实话,在附校时,老木最好的科目是数 ...

这老木道够深,小小少年就知道和厨房小师傅混,嘴不吃亏呗。上外附不好好学外语,最后还得靠英语吃饭吧!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2-7-3 18:15:04

还乡团,不敏感啦!我说怎么前几天刘江在艺术人生亮相了,原来木社又回来了!这回历史、现行三字都全

了。木社的检讨很不深刻,建议继续镇压!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3 18:30:16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7-3 18:15
还乡团,不敏感啦!我说怎么前几天刘江在艺术人生亮相了,原来木社又回来了!这回历史、现行三字都全

了 ...

梅姐,您消消气儿。
把嫩弄上黑名单,这回真不是偶干的。向那谁保证!
咱还是商量点儿实在的、有价值的、对胃有好处的事儿比较好。比如……

作者: 葛宜俊    时间: 2012-7-3 22:21:47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2 07:50
欢迎宜俊来掺和。

首先,恭喜小卫姐“排山倒海”翻了一页,对那三字儿深表遗憾;
其次,谢谢欢迎,幸好没有乱和;
最后,祝福大家乐呵,写着,看着,读着,乐着......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4 13:54:18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3 18:30
梅姐,您消消气儿。
把嫩弄上黑名单,这回真不是偶干的。向那谁保证!
咱还是商量点儿实在的、有价值的 ...

梅姐招谁惹谁啦?向谁保证都不好使,不是你干上的那3字,能上黑名单吗?你商量点啥实在的,不就能进食点青草嘛。
作者: 张秋云    时间: 2012-7-4 18:41:56

看木同学的检讨。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4 20:33:03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7-3 18:15
还乡团,不敏感啦!我说怎么前几天刘江在艺术人生亮相了,原来木社又回来了!这回历史、现行三字都全

了 ...

梅姐,商量个私了的法子,我给您包饺子去,合面、拌馅、连擀带包,全活儿,咋样?
嫩班里的损失,只好赠各位学哥学姐每人一本《黑土红心》,行不?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4 20:51:06

张秋云 发表于 2012-7-4 18:41
看木同学的检讨。

看来希望看到老木检查的童鞋不少。要认真对待了。但是检查要写的好,是需要时间滴,估计三、五年能写出来就不错。请各位稍安勿躁。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5 16:22:58

透露一个秘密,法语班有几个同学有意出银子请全班同学,在明年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聚聚。也整点动静。等好吧!
作者: 李巧燕    时间: 2012-7-5 16:23:57

在小卫的帮助下,我终于在网站上有发言权了!先跟大家问声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5 18:22:21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5 16:22
透露一个秘密,法语班有几个同学有意出银子请全班同学,在明年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聚聚。也整点动静。等好 ...

这个情况值得注意。记得英法以前可是合班的!再说了,人多了热闹啊。是这个理儿吧?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5 18:24:35

李巧燕 发表于 2012-7-5 16:23
在小卫的帮助下,我终于在网站上有发言权了!先跟大家问声好。

欢迎巧燕!巧燕为班里和年级的活动可是没少出力!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6 17:14:48

李巧燕 发表于 2012-7-5 16:23
在小卫的帮助下,我终于在网站上有发言权了!先跟大家问声好。

俺也是通过管理员将潜水多年的巧燕整上了岸。有发言权了,可得充分行使权利噢。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6 17:21:57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5 18:22
这个情况值得注意。记得英法以前可是合班的!再说了,人多了热闹啊。是这个理儿吧?

这老木真是见缝就钻。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6 18:07:51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6 17:21
这老木真是见缝就钻。

什么见缝就钻,错!
俺是哪儿有吃的就奔那里去,这是坚决性滴!
再多漏点信息:比如地点、时间啥的。最多加个座儿呗,别整那么小气。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7 19:21:33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6 18:07
什么见缝就钻,错!
俺是哪儿有吃的就奔那里去,这是坚决性滴!
再多漏点信息:比如地点、时间啥的。最 ...

这个情况值得注意。记得英法以前可是合班的!再说了,人多了热闹啊。是这个理儿吧?
以上套红体字是老木前天在67楼发表的。那可不是添把椅子的事。昨天就老木鸡格钻缝了。透露信息,重在表现。老木不是小气的银儿,出书上市怎么也得砸香槟,整个鸡尾酒会唔的吧。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12-7-10 12:33:21

        一直瞎忙,久未上来了,今天想起,上来看看,一眼就看到我最关心的话题,小卫,可真谢谢你啦!别的先不说,我最关心的是时间!希望活动的时间能在8月以后(暑假过后),这样,我就能争取参加了,已经错过了很多次聚会,这次,我是再也不想错过啦!小卫,你们筹备大员们开会时,别忘了我的请求!啊!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11 06:00:08

吴健芳 发表于 2012-7-10 12:33
一直瞎忙,久未上来了,今天想起,上来看看,一眼就看到我最关心的话题,小卫,可真谢谢你啦!别的 ...

健芳少见了,俺听说筹备组基本上将聚会时间定在9月中旬以后了。爭取更多的同学能参加。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20 19:55:04

                   童音童貌63年初相识,清茶清话五十载再重逢
外附63年是招生最多的一届,因为有高中、初中、小三,三个年级同时招生。以后就只招初中和小三的学生了。当年初一招生160人,小三招了151人,高中97人,共408人。
     历史悠久的原北京师大的和平门校园由于有了这408个大大小小的学生而充满了生机。这三届的学生即使相互叫不出名字,但肯定是熟面熟脸的。食堂、操场上就这么多人转来转去的。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初中、高中的相貌大多变化还不大,小三的应该是认不出来了。
     明年是我们入学50周年,希望能我们能凑在一起聚聚。
     愿所有63年入学的学友们健康吉祥!


作者: 王晓京    时间: 2012-7-21 09:48:4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20 19:55
童音童貌63年初相识,清茶清话五十载再重逢
外附63年是招生最多的一届,因为有高中、初 ...

1963年我们小三入校,和初一入校的人差4岁,如今都是60岁上下的人,站在一起,已经分不出什么了。可是50年前,小学和初中,这是一道坎儿。初中的同学,刚刚摆脱小学,立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而我们小学部不过是一群小屁孩。学习速度也不一样,我们还在训练口语,启蒙对外语的认识的时候,你们已经有了相当不少的词汇量。 我们中学的时候,高三的同学还当过我们的辅导员。 这都是63年入校的缘分。
一直在看这个帖子的留言。总觉得自己还是“小屁孩”,没敢出声儿。
穆社长的对联写的好,对仗,也贴切。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12-7-21 16:00:25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11 06:00
健芳少见了,俺听说筹备组基本上将聚会时间定在9月中旬以后了。爭取更多的同学能参加。

        小卫,谢谢啦!
        我这一年来事儿多,瞎忙活,再加上外附网改版,刚开始总上不来,就懒了----。
        最近一看,好象比以前好用多了,以后有空,我会多多上来凑凑热闹的。
        明年“半个世纪的聚会”,说什么也得争取参加,吃喝、地点什么的都好说,主要是“聚”,聚的高兴就行。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1 16:21:40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20 19:55
童音童貌63年初相识,清茶清话五十载再重逢
外附63年是招生最多的一届,因为有高中、初 ...

老木的联子写的好,细琢磨,眼眶子发湿。聚会那天就拉这么个横幅。确实63年是唯一的一届高,初中,小学部同时招生。本人还与小五的女生一起跳过皮筋,拽过包,跳间玩呢。真沒觉得比她们大半辈儿呢。他们小的区别是他们每班都有生活老师照顾生活起居,有人还尿床呢。看见过画着地图的褥子晾在院子里,不多见。在老木的倡议下,俺也和书洪,赵伟联系了一哈。书洪己表示老高三的同学将加入初中同学发起组织的聚会。小学部的正在酝酿中。喜欢大团聚。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1 18:20:52

吴健芳 发表于 2012-7-21 16:00
小卫,谢谢啦!
        我这一年来事儿多,瞎忙活,再加上外附网改版,刚开始总上不来,就懒了 ...

健芳:据有的同学说,堔圳大街上到处可见有你照片的广告,可要恭喜你发财噢。明年聚会会有更多的同学参加,聚会前夕,我们班会给所有能联系上的同学电话落实,希望能见到尽可能多的同学。当然,你一定要来。63届初中高中还有荒友情和插友情的,情上加情。商品社会,更彰显这种情谊的难能可贵。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7-21 19:41:40

王晓京 发表于 2012-7-21 09:48
1963年我们小三入校,和初一入校的人差4岁,如今都是60岁上下的人,站在一起,已经分不出什么了。可是50年 ...

晓京:不管岁数的话,咱就是一届。当然,小三当年的确是“小屁孩儿”,但差这几岁并没有挡住大家在一起玩儿,我那时就和好几个小三的男屁孩儿经常一起打乒乓球。同样,我和老高中的几个也一起玩儿,在他们眼里,我们肯定也就是屁孩儿了。建校50周年时还见到了这几位学兄,难得啊!是小卫特别帮助联系的呢!
真心欢迎小三的和我们一起来聚聚,再怎么差别,咱是同学啊。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2 20:45:52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7-21 19:41
晓京:不管岁数的话,咱就是一届。当然,小三当年的确是“小屁孩儿”,但差这几岁并没有挡住大家在一起玩 ...

当年的屁孩儿如今都奔6张了。欢迎小学部63的屁孩们也来聚。我们是老三届,你们是外附当年的小三届。也是“学外语要从娃娃学起”的头一届。63年起,外附进入了新的纪元。63届值得大庆大聚。届时将请校友会的同学们来祝兴。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12-7-25 12:18:56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21 18:20
健芳:据有的同学说,堔圳大街上到处可见有你照片的广告,可要恭喜你发财噢。明年聚会会有更多的同学参加 ...

      小卫,那“有的同学--”只见到一张照片,就瞎说,咱可不象某些人,在法国的“大街上到处可见有照片的广告”-----
      咱是劳碌命,活儿没少干,钱没见多少,这是实话,不是哭穷;
      可到聚会时,需要赞助,只要你开口,没问题!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7-26 12:35:42

吴健芳 发表于 2012-7-25 12:18
小卫,那“有的同学--”只见到一张照片,就瞎说,咱可不象某些人,在法国的“大街上到处可见有照片 ...

某人道深,《通缉令》都发法国大街上。你的照片能上堔圳大街,也为你高兴。挣多挣少不重要,还能挣就是本事。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8-12 17:12:41

本月20日,四个班的代表将考察化工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开启相识半个世纪活动的序幕。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9-4 00:16:44

领导们,定下时间通报一声,好让伞兵们安排行程。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9-4 05:55:38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9-4 08:52 编辑
刘蕴企 发表于 2012-9-4 00:16
领导们,定下时间通报一声,好让伞兵们安排行程。

会议圆滿结束,时间原则上定在8月底-9月上旬,正在联系协调各班海外伞兵,定下时间一定提早通报。
作者: 吴健芳    时间: 2012-9-4 09:39:15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9-4 05:55
会议圆滿结束,时间原则上定在8月底-9月上旬,正在联系协调各班海外伞兵,定下时间一定提早通报。

  我强烈希望是9月上旬!是否也要顾及一下国内伞兵呀?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9-4 15:03:15

吴健芳 发表于 2012-9-4 09:39
我强烈希望是9月上旬!是否也要顾及一下国内伞兵呀?

放心吧,健芳!会顾及的。但也有可能有的同学顾及不上,己知的己有在莫斯科大学仼教的黄立良同学,他9月1日以后要教课。相识半个世纪的聚会,会考虑到能有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留下珍贵的合影,因为文革,同学们先后离校,沒有照毕业照,50年后补照。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9-27 09:21:43

63年入学的兄弟姐妹们:明年我们相聚!
8月20日,英俄西法每班各有三名代表在化工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召开了筹备会。
大家一致同意明年的活动场所就定在化工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时间初步意向在9月中,天气会凉快些。
同时,大家一致推举谢光为筹委会主席。会上还商讨了若干相关的问题,因为时间尚充裕,待落实后,再一一向同学们汇报。
会后,三法的李巧燕联系上了杜伯园老师,杜老师已八十多了,但声音仍洪亮。听说明年的活动,非常高兴。想当年杜老师,留着唇胡,那绝对有范,谁知道杜老师还是“黄埔系”的呢!
于韵秋老师知道此事也十分高兴,表示一定会参加。于老师满头银发,和我们不歇气地聊了好几个小时,毫无倦意。
我和外地的同学通电话时,也将此事告知,大家都非常支持。希望同学们互相转告:明年我们相聚!

作者: 刘蕴企    时间: 2012-9-29 21:26:12

谢主席,筹委会委员们,辛苦了。伞兵们谢谢各位。
上初一时最喜欢上杜伯园老师的课,杜老师可是当年最受大家崇敬的老师之一,特黄埔。上杜老师的课各个都显得精神,敬重还是敬畏,说不清楚。

顺便问一句,小卫,能请管理员把这贴转到咱们年级聊天室去吗?放这儿经常被盖上,不是熟门熟路的很难找到,会有人失去看消息的机会。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9-30 10:16:46

刘蕴企 发表于 2012-9-29 21:26
谢主席,筹委会委员们,辛苦了。伞兵们谢谢各位。
上初一时最喜欢上杜伯园老师的课,杜老师可是当年最受大 ...

能不能转?我问问管理员去,也可以和管理员商量置顶在首页上一年。再不中这贴下去了再开新贴。反正明年开始在校友网上要掀点浪潮。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10-1 09:03:28

小卫:跟晓枫商量商量将此帖置顶一年,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行,咱也不会让它沉下去。放心!
作者: 方卫平    时间: 2012-10-4 10:34:07

看来校友会应该把63年入学的活动列为2013年校友会活动的重头戏。
我琢磨着你们老初三是否可以把活动搞成一个开放式的呢?欢迎各年级校友来参加,观摩,凑热闹。这也是一个尝试啊,这才体现外附是个大家庭!外附人也多了一个聚会的机会。2014年我们年级,2015年。。。。。。凑热闹的校友另开若干桌,旁边观摩也挺好玩儿的。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10-4 20:04:22

方卫平 发表于 2012-10-4 10:34
看来校友会应该把63年入学的活动列为2013年校友会活动的重头戏。
我琢磨着你们老初三是否可以把活动搞成一 ...

谢谢方委员长关心!63年入学的同学是最多的,包括高中、初中、小三,三届学生,后来就是两届、一届了。
63级赶上动荡,有的班连张毕业照都没有,或人不全,更别提年级照了。现在同学们基本都退下来了,有时间叙叙旧,我们的希望就是能把同学和老师尽可能的都请来。
高中63的已初步决定加入我们初中的聚会,小三的也在联系中。
我个人欢迎其它年级来观摩,到64、65,7X、8X,多少周年时再观摩你们的去,凑个热闹,捧个场。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10-12 08:20:48

方卫平 发表于 2012-10-4 10:34
看来校友会应该把63年入学的活动列为2013年校友会活动的重头戏。
我琢磨着你们老初三是否可以把活动搞成一 ...

欢迎其他年级的校友参加66届相识50周年庆祝活动,进入13年9月倒计时30天时,要统计一下就餐人数,活动地点己基本定在北京化工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议程还在逐步完善。有不少外地海外和北京校友都在找这个帖,请委员长联系管理员能否将本帖置顶在首页1年。
作者: 张秋云    时间: 2012-10-12 16:04:03

支持,很好的活动。好好策划,完善内容,我一定尽力完成交给我的工作。
作者: 杨小松    时间: 2012-10-12 19:52:08

北京化工大学前身是我的母校北京化工学院,且离我家近在咫尺。与初三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也同是东北兵团的战友,太有理由参加活动了。我在心里酝酿着,能否给同学们带去什么惊喜!
作者: tanxianzhu    时间: 2012-10-12 23:41:45

这里这么热闹,从头屡了一遍,花了1个钟点,还以为木头要发"九评"呢。50年,高三的谁在张罗?反正我参加。
作者: 马小卫    时间: 2012-10-13 08:19:30

tanxianzhu 发表于 2012-10-12 23:41
这里这么热闹,从头屡了一遍,花了1个钟点,还以为木头要发"九评"呢。50年,高三的谁在张罗?反正我参加。

谭哥:木头都准备发了,被人劝阻了,反正都知道那个学校是怎么回事,先不发了。高三的联系人,是我联系了书洪,他首先表态高中部参加初中部发起的活动。,届时他将通知66届高三的同学参加相识50周年活动。欢迊你参加,并且带绝活演出更好。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10-13 19:06:19

tanxianzhu 发表于 2012-10-12 23:41
这里这么热闹,从头屡了一遍,花了1个钟点,还以为木头要发"九评"呢。50年,高三的谁在张罗?反正我参加。

先竹兄,不是木头没事儿干,人家堵到门口叫阵,咱不骂人,说道说道总可以吧。木头并不想拦别人发财,现在想发财也不是错。但别又要当那啥,又那啥的。
校名和建制并非主要的争论内容,这帮银打着民办搂钱,现在又“接鬼”,当“人贩子”,看看他们的收费状况就明白了。打着总理、陈总老革命的旗号,还把我们这群没家没户口的流浪生都贴他们脸上当招牌,良心大大滴那个!
不敢写九评,有八评就算了。说实话,木头这口气儿还没顺过来呢。那天不爽了,就把八评全贴上了。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ww.waif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