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一篇关于张丹红(外附校友)女士的德国遭遇文章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9-1 11:10:29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一起谈论这个纷繁的世界

       

法国经济面临衰退,但仍是思想文化大国。在法国生活随时都能切实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民主自由的气氛,我尽情享用着这历史,制度和文化的成果。

但即使是法国的民主自由,也绝非十全十美,在遇到有关中国的事儿时,就常常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几个小例为证:

n                    一次在公开场合和一位法国记者聊天,当谈到曾去过中国并喜欢中国时,她忽然压低了嗓门。不是言论自由吗?她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她喜欢中国呢?

n                    我曾多次给英文《国际先驱论坛报》“读者来信”版投稿,对有关中国的事儿提出个人看法。每次编辑都给我来邮件诚挚地表示感谢,但就是不登我的东西,理由是“版面有限”。但批评甚至诽谤中国的言论为什么总是有版面呢? (该报对中国的介绍已趋于客观,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国在该报做不少广告,如奥运,世博会等)

n                    今年45月间,我在法国《世界报》论坛发表读后感,有两次过了20多小时还未刊登,要知道一般读者只对当天的新闻感兴趣,而且留言只保留3天。我急了,用真名又写信又打电话。于是我接到了充满外交辞令的邮件,向我道歉,说没收到,让我再发一遍。但鬼才相信没收到!好在最终发表了,让我没抓住法国新闻检查的证据。

n                    今年4月,一位在法国某媒体工作的校友,因采写了反映中国人士批评法国媒体的言论而饱受压力,唯恐违背了本单位的报道方针。难道新闻自由不能保证传达不同声音吗?根据该校友提供的情况,我认为起码在这一具体问题上,新闻自由是要打折扣的。

 

    最近的张丹红事件只不过是类似问题的公开化而已。看来人类在追求崇高理想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中国、泰国、印巴尼伯尔和非洲皆如此,即使有着优越社会制度的西方也绝非单纯。现实不仅教会人们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优劣,也教会人们从不同角度和更多的层面看问题,比如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商业利益,甚至人性本身等等。

[em12][em12][em12][em12][em12][em1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9-2 09:59:44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新闻自由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法律保证,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客观,公正的报道现实,包括多视角(multi-angle) 反映不同意见的职业保证。遗憾的是,即使新闻自由度最高的西方国家,新闻报道有时也难以摆脱党派政治,集团利益,种族偏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新闻自由原则相违背的“自我检查”(self censorship)随时可见,记者因某种观点或倾向而遭追究的事件时有发生(涉及到华人的事件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特别耐人寻味),使新闻报道客观公正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这一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 正如中国的新闻改革,新华社在不断改革的道路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新华社的记者和编辑们从来就对自己的许多工作持批评态度,也有许多无奈,从我1982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直至今天与我儿子同龄的人接班,一贯如此。
   但张丹红事件的主角是德国之声,我个人对德国之声的这一做法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9-5 10:57:32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聊点想法

不知协燕对张丹红道歉的动机如何看?我觉得她很有可能是为了生存,为了保住工作,但并非一夜之间转变了立场。另外,她当然可到法院打官司,但那可就是大动干戈了,在德国打官司就那么容易吗?我觉得最简单表示不满的方法是辞职,但她没选择这样做,可见她是热爱或者需要这份工作的。

 

新华社的文章未提“道歉”一事,这并不构成违反职业道德。从新闻写作的角度,这叫取材,记者编辑有权根据报道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新闻素材进行取舍。举个类似的例子:前几年,新华社一高级编辑发稿出错,被勒令检讨,并被停止发稿人职务。海外媒体纷纷做了报道,指责新华社的做法,但也没报道该编辑做检讨的内容啊。报道说该人被新华社解职了,这是不实之词,该编辑目前正在新华社某驻外分社工作,又担任了发稿人,而且还应本人申请被延长了任期。他受到如此宽待,可能因当年检讨做的深刻吧。

关于新闻取材,还可举个法国例子: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的第二天,法国电视一台转播了中国CCTV关于“火炬在巴黎顺利传递“的镜头,批评CCTV粉饰太平。而法国电视二台在同一时间播出的新闻中,却选取了北京各主要报纸报道奥运传递在巴黎遭受挫折的镜头。两家电视台的两种取材,传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我每天八点看电视一台新闻,八点半看电视二台的重播新闻)

    值得指出的是,新闻取材其实并不单纯属于新闻写作技术层间问题,如何取材往往也反映出记者编辑的观点或价值取向。所以才有人批评中国记者容易报喜不报忧,也批评西方记者“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9-8 10:21:57 |显示全部楼层

回林伟:你一定看到许多问题,没有具体地谈可能有顾忌。再谈一点个人想法:

关于记者“重在记,不该论”

   “硬性新闻”(hard news),比如消息报道,一般来说不论。而社论、评论、特写等等所谓“软性新闻”(soft news),却往往带有倾向性。

即使在西方,媒体标榜的独立和中立也绝非纯粹。如法国《世界报》代表左派和中左派以及知识分子的观点,而《费加罗》报则更倾向于反映右派和中右派以及工商界的立场,这已是读者的共识。

新闻素材的取舍是技术层面的事,也被记者聪明地利用来传达特定甚至主观的信息。但还有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偏见和歪曲事实应受到指责。

   但有时问题并非出自媒体,而是权威机构或利益集团提供消息有误甚至封锁消息的结果。

    莉莙、燕清:赞同你们关于纳税人以及选举人的看法。

    请看北京《新京报》一篇文章的观点:民主的核心不是投票,而是辩论;民主的真正价值不是数人头,而是在数人头之前的理性辩论。投票聚集起来的是意志,通过投票,多数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与少数,但多数高于少数的理由,却不在人数,而是多数所阐述的“理”。民主的治理不是意志之治,而是理性之治。如果只是人头,民主就容易变成多数暴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5-19 22:01 , Processed in 0.0516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