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最近创作的一组版画,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创造灵魂

Rank: 8Rank: 8

11#
牛砚明 发表于 2012-1-12 03:07:49 |只看该作者
鲍海廷 发表于 2012-1-11 20:53
我更觉得第一幅最出色,干净、简约,内涵深。刘铮的这一组画与他传统的画作有异曲同工的深意,但这组画更显 ...

关于<河豚有毒>解读作品思想寓意:河豚是有毒的,人类有智慧吃掉它!这里其实是反问人类,所谓的智慧,是非要吃不该吃的生命吗?其中"有毒",可理解"有度"!作者在讲述,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行为要有度,要尊重所有生命!我们的智慧,不是没有计划,不是疯狂!不是破坏我们自己生存的条件!还可以说很多!很有思想的作品!!

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1-13 20:07:10 |只看该作者

朦胧的灰色

            从网上照片中领略了刘铮画室,又从几幅新作中享受了艺术家的灵感,看到了画家明显偏心灰色。是否如毕加索一样对某色彩的钟情分阶段而处于“灰色时期”?不敢随意揣摩艺术家大面积堆砌同一色调的心思。 只随手写下自己对灰色的想法。

            坦率的说,对灰色并无什么好感,因为曾有过一段长达十年的日子,要用“很灰”来形容。还有其他的形容词,如“心灰意懒”、“灰心丧气”、“灰身泯智”“死灰槁木”,也都是消极之至。即使用在了诗里,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满面尘灰烟火色”。极尽沉闷压抑之感。

            灰,介乎于白和黑之间。如果将白和黑看成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那这两条线之间的过渡区域是非常之宽阔的,从:亮灰、银灰、中灰、到深灰、暗灰的渐变,随着少一分白多一分黑而展延开去。

非黑即白的绝决在生活中可以用灰来中和一下,而绘画中,特别是国画以墨加水,更是渲染出多少色彩来!远近、层次、轻重、主次,能印像到的,都可以用黑加白表达出来。

不是白,也不是黑,即表现出怀疑和否定、也有迷茫和探求、也不妨是含蓄和隐逸。

讨厌阴霾的天气,缺不拒绝朦胧的月色,这两者都是灰色!“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看着屏幕上映出满头的灰发,突然觉得“朦胧”一哈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3#
陆保亚 发表于 2012-1-14 10:29:01 |只看该作者
梦中
幻觉
长梦初醒细思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4#
刘峥 发表于 2012-1-14 21:46:47 |只看该作者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1-13 20:07
朦胧的灰色            从网上照片中领略了刘铮画室,又从几幅新作中享受了艺术家的灵感,看到了画家明显偏 ...

小芒兄对灰色的解读有其独到之处,有些地方甚至细致入微。本来,对任何一种色彩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感觉就是最大的妙了。

我个人喜欢灰色,从哲学层面上说,假设黑与白代表两种极端,或者说代表绝对的话,那么灰色就代表着相对。在我看来相对的东西更真实。另外,禅宗认为,一切色相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色就是空。(其实黑白灰不是颜色,只是深浅,因为没有色相,所以黑白灰包括金银都不是色彩,也因此它们与任何色彩搭配都不会靠色)。孔子也说过:“五色令人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所以钟爱黑白灰的世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当然水墨画或书法艺术,都是创造一个阴阳和谐的世界,在黑白相间中,再现这世界的活力。但墨加了水就是灰色,即便是很深的灰色。如果墨不加水,就失去了浓淡干湿虚实的乐趣,就会被行家称为“无墨”。因此实际上传统的中国艺术,还是在相对的黑与白中,玩味灰色的趣味。

再者,从视觉艺术的规律上说,如果把黑与白按照深浅排列1-10,来完成一件作品,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曝光”准确的物体。而如果我只选取其中3-7的灰度进行创作,那么画面就会朦胧起来,有雾里看花或月下观赏美人的含蓄美。我觉得无色或少色比有色要雅致,从雅俗关系上说,素雅浓俗,轻雅重俗,虚雅实俗,更甚至死雅活俗......

雅和俗没有好坏之分,雅离精神近,俗距生活近。林黛玉雅,又焚诗又葬花(行为艺术),必须死才更艺术。薛宝钗俗(相对),贤妻良母型的周全,却偏偏不被贾宝玉(鉴赏家)认可。哈哈,歪批吧?

我觉得诗性的东西,应该婉约一些,朦胧一些,灰色一些,边缘一些,伤感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革命年代的所谓艺术,更应该定义为宣传才妥帖。这样说也许太绝对了,但我讲的是规律。

茶要淡,酒要浓,一个雅,一个俗,这两样我都喜欢,看场合,看心境,看朋友。

欢迎来访!

点评

黄晓敏  愿做贾宝玉(鉴赏家),左揽雅的清高,右抱俗的温香。一个为我死,一个为我活…… 同歪批。 薛宝钗俗得不够彻底,诗词书画也搞,俗成王熙凤那样,才更有味儿!  发表于 2012-1-17 20:50:5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5#
刘峥 发表于 2012-1-18 09:11:00 |只看该作者
刘峥 发表于 2012-1-14 21:46
小芒兄对灰色的解读有其独到之处,有些地方甚至细致入微。本来,对任何一种色彩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 ...

接晓敏姐的评论:
俗中也有品味之分,王熙凤的俗,象川菜,麻辣口舌,让人上瘾。刘姥姥的俗,似煎饼果子或东北杀猪菜,可口不可心。所以川菜偶尔能上席,杀猪菜却万万拿不到台面上去。

点评

黄晓敏  怎么总是想到吃呢?接着瞎评: 薛蟠的俗,象山西还是哪儿的酸菜,味儿不正。袭人的俗,象甜腻的南方菜,不怎么让人垂涎欲滴,可也牵牵挂挂的不想离开。  发表于 2012-1-18 21:58:3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林伟 发表于 2012-1-18 09:38:31 |只看该作者
谈俗论雅,背美人过江——哈哈……仿佛又回到前两年校网的热闹时代。有意思,继续继续!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7#
林伟 发表于 2012-1-18 09:59:42 |只看该作者

请书法家胡琦先生写的、我最喜欢的晓敏姐诗句。准备托裱好了送给晓敏姐。留恋外附网诗词唱和的时光。还有惠杰兄、小芒兄的诗句,有空陆续展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点评

黄晓敏  太谢谢了林伟。真巧,昨天还想到你说的这幅书法,原因是由刘峥的小文想到了那两句"雅,也这么唱,俗,也这么唱。" 还有小芒兄等大家的合诗。  发表于 2012-1-18 21:51:14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8#
刘峥 发表于 2012-1-19 08:43:29 |只看该作者
刘峥 发表于 2012-1-18 09:11
接晓敏姐的评论:
俗中也有品味之分,王熙凤的俗,象川菜,麻辣口舌,让人上瘾。刘姥姥的俗,似煎饼果子 ...

接着来,秦可卿的活色生香,应属艳俗一类,北风中刚沾得的冰糖葫芦是她的写照,外表玲珑性感,吃下去酸甜可口,让人惦记。贾琏的风流秉性,更算俗人俗事,他就像一碗老北京炸酱面,光有王熙凤的炸酱相伴不够,还需加上平儿的蒜头,及其她面码儿小菜才能囫囵下咽。

点评

黄晓敏  俗有品位层次,雅亦如此。你说林黛玉雅,妙玉却说她"竟是个大俗人"! 因为她竟以为妙玉用来烹茶的是隔年的雨水(妙玉讲话: 那如何吃得),没吃出来是梅花瓣上收的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发表于 2012-1-19 15:19:38
林伟  有时候油腻吃多了,就想吃口脆甜爽口的糖葫芦,可惜糖尿病,有心没胆儿——还是不敢吃。哈哈……  发表于 2012-1-19 09:44:1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9#
刘峥 发表于 2012-1-19 15:41:56 |只看该作者
刘峥 发表于 2012-1-19 08:43
接着来,秦可卿的活色生香,应属艳俗一类,北风中刚沾得的冰糖葫芦是她的写照,外表玲珑性感,吃下去酸甜 ...

红楼里三个玉(宝玉、黛玉、妙玉)是雅的化身,其中妙玉是孤雅,不食人间烟火。黛玉是清雅,清高孤傲。宝玉是俗雅(没找到合适的词汇),基本上两头都占着,但骨子里是雅流胚子。
林伟糖尿病,吃不了糖葫芦,只能在远处眼巴巴地看着,可怜那!哈哈

点评

林伟  晓敏姐,那大蒜跟糖葫芦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俩味道啊。您怎么跟各级领导似的——用每天放电影的办法解决民工兄弟两地分居问题——呵呵……  发表于 2012-1-20 22:56:22
黄晓敏  吃不了糖葫芦,可以吃大蒜。有平儿这样的蒜头,也不亏呀。贾琏这炸酱面,有川菜有蒜还不够,老想多弄点野葱、韭菜花什么的。  发表于 2012-1-19 20:40:2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20#
daviddbliu1950 发表于 2012-1-21 07:46:09 |只看该作者
恩  牛眼明老弟解读的好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4-25 22:59 , Processed in 0.05301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