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惠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伪君子》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5-21 18:52:53 |显示全部楼层
莎翁是英哥儿力士、莫翁是发哥儿力士,都很给力。《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悭吝人》、《伪君子》等剧目是我的外国文学艺术的启蒙课程。
是沾了家里的光,文艺团体的。住的地方,紧挨着原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实验剧场”(后被大火烧了,险些危及我家)。看节目从不买票,“点头票”。节目彩排时,我们院儿的孩子都属观摩人士,顺便在一排排的椅子中玩儿捉迷藏,很不好找,绝对刺激。
当年太小,说实话看不懂。但是却引起了好奇心,于是就看剧本,当时油墨印的本子。对剧中人的对话中的情绪、幽默、暗示、伏笔、及针锋相对慢慢看出了好。一个好本子,不仅要再现原著风格,还要适应国人观众的口味,即汉语的口语语言特色。话剧中经常会有大段的独白,若非句斟字酌,中国话通常简练,等念完了,底下观众一半儿都睡过去了。我比较喜欢《伊索》里面的对白。
当年,各个文艺团体(国家一级的)都有各自的剧场。像人艺是王府井北口的“首都剧场”,我家老爷子单位的剧场是天桥。去的最多的还就是“实验剧场”,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没人说“不看邻居演戏”的。
常在河边站,怎能不湿鞋?虽然不懂,但看多了,就学些台词儿,特别是觉得好玩儿,逗乐的。像《货郎与小姐》里,李光羲唱的“卖布歌”,在院里属合唱节目。还有台词儿“一匹布,三块钱,我就卖给你……”(大意,记不很准了)。院里的孩子改成“我就嫁给你”,倒贴?!
《伪君子》中文剧本比较早的是在延安鲁艺时,好像是陈治策编的,陈还兼导演。
说说都是50年前的事儿了。
祝惠杰大笔一挥而就,祝夜雨剧社演出成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5-22 18:59:41 |显示全部楼层
中戏和青艺合并成立了国家话剧院。文革前,这些团串的也很厉害,谁都不保守,谁手上都有叫座儿的本子。
想查资料,可以去国话的资料室。博士生不会去钻那些灰尘。至少他们应该有当时的脚本、舞美设计的底稿、剧照、甚至当时的报章评论等。
当时的演员后来都是角儿。
家父在世时有嗜好,看什么演出都把节目单认真的保留起来,做资料参考。闹不好,我家什么地界儿还藏着一份当年《伪君子》的说明书呢。考虑比较合理地卖给“夜雨剧社”。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0 19:50:39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惠杰的浮想联翩,从翻译《伪君子》,即语言学,跳跃到了行为学,舞台表演。
        舞台语言(俗称“台词”或“对白”)和舞台形体(即“表演”)总的来说是夸张的,动作是过分的。这里有个台上和台下的问题。在台上独白声音大、哪怕是刺耳,但是能被观众所接受,把舞台上的动静放在日常生活中试试?肯定是送“安定”的结局。
        台词和表演要忠实于原著不假,但还要考虑到观众,也就是给谁看的问题。这和翻译是同一个道理。
        对于中国观众来讲,他们大多分不清到底是高卢热烈的形体语言还是盎格鲁冷面的外观。这和他们只说“老外”或“大鼻子”一样。所以,无论是脚本的语言、舞台上的表演,都要照顾到观众,他们是上帝。
        除了台词和表演,舞台上还有布景和服装。这是表现剧作背景和烘托场上气氛不可或缺的。林伟想像到了要是答尔丢夫整个“千”啥的,一定乐翻。
        其实,这是个大有学问或值得探讨的课题。
        对比一下京剧和外国剧(概论)的布景,外国剧的布景雕梁画栋,门窗俱全,连自杀的躺椅都是半靠背式的,而不用床,可能是便于观众看到人体静止的曲线;反观京剧的布景道具简化到“零”!手一比划就是开门、关门、上门插……等会儿打起来了,什么门、墙全没了,整个舞台就是演武场。一个具像到精微,一个宏阔到无涯。
        我觉得这与不同人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我们老祖宗的思维是非常宏观的、哲学的、抽象的,而老外的则是细微的、科学的、具象的。举例来说,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大写意,白纸一张、墨色点染,但是有近、有远、有轻、有重、有声、有意……西方的油画,说是用油料堆上的应不为过。即使是印象派大家的作品,能够看到写意的神韵,但在技法上仍然滞重,摆脱不掉已经渗透到每根神经的窠臼。这里无意评论高下,因为我也很喜欢印象派,它不仅给人以幻化的色彩,并且开拓了想象的空间。
        再举一例,烹饪。教老外做中餐很累。你告诉他:放一点儿盐、一点儿糖、一点儿酱油……他们立即的反应是:Mr. Something,你滴能说仔细地吗?一点儿是多少?3克、5克?他头大,你也头痛。 可是即使是最简单的“素炒白菜”,用的是黄芽白还是大青口、是秋天地里刚收上来的,还是开春从地窖里请出来的,用的帮多还是叶多,刀工的厚薄,灶头火力大小……讲个“炒白菜”得写本《大逻辑》,晕菜去吧!
        舞台上的最高境界乃“似是而非”。

点评

林伟  钦佩芒兄的渊博学识,喜欢芒兄纵横捭开的文笔——崇拜!一夜之间可以创造一个亿万富翁,可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成就不了芒兄这么渊博的的学养。包浆!——突然蹦出这么一个词儿。  发表于 2012-6-21 09:19:5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11-7 17:33:52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惠杰郁闷+纠结了。剧本中经典的对白
答爷,您吃了吗?”
“没哪!这一晌午都(tmd)跟那个谁磨叽去了,扯了半天犊子,丁点儿实凿的没有。丫d的!”
“那路货能有啥尿水儿,瞎耽误功夫不是。得嘞,咱爷们儿护国寺吃门钉肉饼去吧。”
“真的?你出血(音xie)。”
“那是!咱们谁跟谁啊!走着?”
“走!”

这要是整个天南海北的味儿出来,可就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11-9 17:40:50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有意思,几年前,看到有本北京土语词典,立马掏银子买了。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觉着在喝牛奶吃面包的时候也砸么出点儿豆汁儿味来。
在北大荒,知青来自五湖四海,见着天津的就“你吗……”;上海宁就“阿拉……”,碰上杭州银就“帽儿、袜儿、谁是谁的儿……”乱来一气。
咱班里有从广州来的,急了就是一通鸟语,看她气急败坏的样儿,其他人可是过足了什么叫“外语”的瘾。
方言和艺术更是不可分的。只戏曲类:黄梅、秦腔、梆子,即使京剧那里的唱词也不是标准的官话。统一了就没法听了。地方曲艺类植根于当地方言的音、韵、腔、调,离开了方言的土,即成无本之木。而最传神和最经典的艺术,正如晓敏所说,能将普通的表达加以浓缩,才是精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5-18 16:37 , Processed in 0.04181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