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你一起走进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之二)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黄立良 发表于 2013-3-15 05:0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挺起脊梁强神州

    五十五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数十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数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在这里成功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在这里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并将“东方红”乐曲旋律送入太空,传遍天下。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       从神舟1号到神舟9号到即将飞天的神舟10号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9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这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地球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天,将指挥长费俊龙、操作手聂海胜送入太空。这是中国的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上的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神舟七号载有3名航天员,执行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飞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宇航员是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也是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神女”飞天。他(她)们在“天宫一号”里面生活了10余天。

       2013年2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将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神十”背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神十将巩固和优化神九实现的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对神九和神八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予以改进。

       根据初步计划,神舟十号将在太空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和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东风航天城有两处“圣地”,一处是载人航天发射场,一处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航天城各处皆保密,遂以数字编号。烈士陵园位于9号和10号之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9号半”。

       烈士陵园园门雄伟壮观,花岗岩大门的顶端悬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是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包括聂帅在内的700多名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了心血和生命的航天精英、将军与士兵。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聂帅之墓。

       聂帅墓周围栽满了沙漠特有的胡杨。他生前带领第一代航天人,发扬红军长征的红色精神,从血与火的战场来到大漠深处,亲自指挥创建了这座航天城。

       聂帅墓的后面是“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仿佛一座高耸的白色飞天火箭,巍然屹立,聂帅的题词金光闪闪。

       为了发展原子弹和氢弹,聂荣臻元帅亲自组织领导科研攻关和全国协作,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试验成功了多种导弹和原子弹,时隔不久,又试验成功了氢弹。聂帅生前曾多次到这里指挥试验,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他曾多次交待,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这里。因为这里凝聚着他后半生的心血。

       烈士陵园里,排列齐整、浩浩荡荡的黑色的墓碑与白色的墓穴,仿佛就是威武雄壮的军阵列队在茫茫戈壁上,壮观之极、威严之极!走在陵园内真的一点没有普通公墓那种阴森感觉,没有一点恐惧,也许这就是邪不压正!令鬼神都得怯步吧!

       那一年,为纪念从军四十周年,一群老兵要拍摄一部《我的1968》专题片。我们一行五人受众之托重返酒泉,受到基地时任政委刘克仁、司令员崔奇俊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热情款待。

       那是个戈壁花开瓜熟的好季节,可谓天蓝蓝,树绿绿,草青青!

       我们专门虔诚地瞻仰了烈士陵园。

       非常巧非常巧的事让我们赶上了!

       刚走进烈士陵园大门时,还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可刚在聂帅墓和分别在孙司令、栗政委、李司令、徐司令等逝者墓前奉上鲜花时,则一阵大风骤起,蚕豆般大小的雨点自天而降,泪飞顿作倾盆雨!

       但献完花后,却又马上雨过天晴风去!

       老天有情祭英灵?巧耶?奇耶?情耶?

     《我的1968》专题纪录片非常清楚地记录下了雨点砸衣寄哀思的真实场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4-19 12:52 , Processed in 0.03771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