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惠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4年小四入学50周年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31#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5-1 06:27: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4-5-1 06:40 编辑


先是微博,这两年是微信,时代在进步。
我们或者主动,或者被动,都享受着这信息流通的好。
本年级的微信群几天内,人数就跃升到了老高。人生的遗憾多是亲了一会子,就一辈子不再相见,这遗憾好像以后不会再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2#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5-1 06:39:43 |只看该作者

英语班的代表王仲寅为文集编委。
仲寅在学校的时候,出黑板报,和我搭档。
晚上别人各自现在,我和她,还有刘浙张、郭静宏、程元,还有谁,到楼上出黑板报。
十五岁,不会写,更不会画,硬上。
我开始近视了,光线也不好,写一会儿,就迷迷瞪瞪的。
仲寅那时候挺丰满,走路扭着。
有一点点嚣张。
如今她太瘦了。
她和大家反着,那时候吃不好,长得很结实,如今她是吃高干食堂的,肯定吃得很好,反而吃不出应有的效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3#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3 11:52: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4-6-3 11:53 编辑



“六一”,必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孩子们不明白。一群老梆子,弄什么嫩?
我们一直唱,现在就不能唱了?
没有昨天,也就没有今天。老是闹不明白,就是不知道昨天。
刘炽,那些年经常见到,一干巴老头儿,有时候骑车出来买菜。
他生产了那么多的好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1955年创作。
现在想来,有这样的歌儿陪伴我们,挺好。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歌儿,我们的生活真的要少了很多色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4-6-8 19:28:54 |只看该作者
惠杰说到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我们那个年代的歌。每年唱,还是唱不够。大概是因为我们真的在北海荡过。3毛6,划一个小时,押金2元。再后来,荡的就远了,荡过了太平洋、大西洋。但在那里,我们还是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乔羽先生,在院里,大家都叫他乔老爷。因为酷像六十年代《乔老爷上轿》中的主人公而得此雅号。竟连总理都称其为“乔老爷”,更是得意洋洋。山东银,一张嘴就是“铛滴个铛”的,所以这首歌也一“荡”就荡了这么多年。
乔老爷的歌词大多平淡,非常的口语化,无雕琢痕迹,却又朗朗上口。只有经的起时间考验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祝乔老爷长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5#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0 17:31: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4-6-10 17:31 编辑

以这个价格荡起双桨,我知道。押金两块肯定不错,实收三毛六么?不是三毛么?哥儿几个凑几根冰棍儿钱,就能在挺好的气氛里和空气里实实在在地潇洒一会儿,舒服。
舒服啊。
我们这个年岁,比以前更喜欢唱歌了。据说,现而今,北京有规模,就是好多人一起定期活动的合唱团,有八百多个。
吓一跳啊。
合唱团平均百人,八百乘百,那是八万人呐。一个工体,满满当当。
可是北京专业的音乐厅只有几个。
当年外附的教学条件比较好。
这个比较好有些份量,在北京找一个别的什么学校,教学条件明显优于外附的,没有。
可是呢,我们也没有认真学习过音乐。
拿一五线谱放跟前,外附人能明白的也没几个。
这一阵子拿起了一支单簧管,知道不明白五线谱,和音乐总是别扭着。
音乐挺好。
我们生活中好多激动,是音乐造成的。
食色皆有激动,那都有成本。一次烤肉季,幸福得要哭,那也是劳动换来的。
音乐激动没什么成本。
也不难。
绝对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难。
遥想杜工部当年,要是他能留下一首歌儿,比如说唱春韭,那感觉就丰富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6#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1 14:08:41 |只看该作者



纪念外语学院附校入校50周年


杨壮(原英四班)

自1971年底从北外附校初中毕业,我们15名来自英俄西法班的同学被分配到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1973-74年我和其中7名同学包括后来被判死刑的冯大兴到北京大学进修。1978-81年拿到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当时在新闻所还认识了薄熙来。1982-84年到美国普利斯顿大学WWS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到位于纽约市的福坦莫商学院任教,从事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94-95年请假回国工作两年,给中国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咨询工作。2000年在福坦莫大学商学院获得终生教授职称。从2000年至今,我一直在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朗润园从事商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此纪念入学北外附校50周年之际,我谨就过去15年的中国商学院办学的体验和感悟粗略整理成文,奉献给同学分享。

我与BiMBA-----十五年回顾

BiMBA的起始

BiMBA(Beijing International MBA Programat Peking University)是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商学院项目。成立于1998年6月25日。至今北大朗润园已与BiMBA结缘十五年有余,回想起她诞生前后的波折起伏,依旧感慨不已,感动良久。

90年代中期美国26所学校的商学院形成了一个国际教育联盟,旨在拓展国际合作,尤其希望开垦极具潜力的中国教育市场。96年他们开始在中国寻找可能的合作院校,此时我正在联盟26所大学之一的纽约福坦莫大学商学院任教,没有参与寻找工作。经过一年努力,时任教育联盟领军人物的安东教授(Ron Anton)在中国找到了两所潜在的合作大学,通过朋友征求我对这两所大学的意见。我只给了一个建议:在中国办学,一定争取与北大合作。这种信念既来源于我的北大生涯与燕京情结,也来自于我对中国最高学府人文理念的笃信:一所优秀的商学院首先要有灵魂。国际商学院发展要有具有人文历史底蕴的大学作为依托。

好事并未多磨,二十六校联盟最终在易纲教授的介绍下与北大各院系沟通,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与北大朗润园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一拍即合,在很短时间内得到北大校方的批准,于1997年签订了双方合作办学协议,在林毅夫、周其仁、海闻老师的支持下,易纲和胡大源参加谈判细节。CCER教授都曾在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深谙美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质量,也意识到引入美国商学教育对于崛起中的中国经济有重要意义。1998年6月25日在克林顿访问北大之际,北大国际BiMBA正式成立,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第一个历史篇章。安东教授任BiMBA美方院长,福坦莫大学商学院成为BiMBA学位颁发学院。

BiMBA初始,只招聘两个班级,全职MBA(Full-Time)和在职MBA(Part-Time),各40人左右。教员基本上来自美国26个院校。与体制内商学院不同,BiMBA采用美国商学院GMAT入学标准化考试和英文面试结合的方式筛选学员,美国教授和中国教授一起面试申请者。教学上学习模仿美国经典商学院的课程设置,制定必修、选修课程,使用哈佛管理案例,讲授西方战略思维、管理精髓、财会原则、金融体系、营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进行创新。今天,早年毕业生的学员已在各行各业中独当一面,有的是公司高管,有的从事领导力咨询工作,有的开始创业,很多人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先驱,国际化精英。

1998年BiMBA成立后,我作为福坦莫大学委派的管理学教授,来到朗润园承担BiMBA 教学和协调任务,一段时间里不得不过空中飞人生活,辗转在北大朗润园--首都机场—纽约校园的三点一线上。2001年8月,我被同时任命为福坦莫商学院副院长和BiMBA美方院长,接替美方创始院长的工作。一个月后,911事件发生,那天早上我乘美联航飞机返回北京教书。飞机在美国中部迫降,在一个空军基地停留五天。历史是惊人的巧合。911那天创始院长安东教授从中国返回美国。途中,他的飞机在美国境内也被迫降。从那时起到2008年6月,我以美方院长和管理学教授的身份全职参与到BiMBA的办学、管理、行政工作之中。

在BIMBA担任美方院长十年期间,中心的胡大源老师是我接触最多、共事最长的教授。2001年在我被任命为美方院长之后,胡老师被任命为中方院长。在与胡老师的配合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他的很多过人之处。胡老师对BiMBA十分投入,工作态度认真,处事考虑比较周全,对政治敏感,服务意识很强。我和他性格迥异:他对细节高度关注,我待人处事相对粗犷;他十分关注项目的创新和落实,我偏重于把握BIMBA发展方向;他对中国历史和军事极感兴趣,我则偏好国际发展和跨国文化。2003年,胡老师开拓了山东孙子兵法商战课程和四渡赤水危机下的决策体验课程,我则于2004年建立了与美国西点军校的合作关系,开始带领EMBA学员到西点军校参观并体验西点领导力体验课,同时有计划有选择从事国际领导力的游学项目。这些体验实践课程迄今为止受到学员校友的热烈欢迎。在林毅夫老师、周其仁老师大力支持和员工的积极配合下,《福布斯》、《财富》、《商务周刊》杂志在2005、06、07连续三年给BiMBA以最高荣誉,在国内商学院排名中BiMBA名列前茅。

2008年6月与福坦莫大学合作结束,来自欧洲鲁汶大学的弗拉瑞克商学院成为BiMBA新的合作方。那一年我卸任了美方院长一职。经济中心也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总裁。周其仁老师担任国发院院长。面对这些变化以及商学院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林毅夫老师和周其仁老师和我谈话,希望我能够正式加入北大,和国发院一起发展壮大我们的商学管理项目。林老师向我讲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断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将给管理学发展带来巨大机会,在国内工作大有可为。周老师和我推心置腹,让我从多种角度全面考虑未来的职业定位。希望我能继续和胡老师一起,各自发挥优势,抓好BiMBA的管理工作。两位领导的话语感动了我。在略作考虑之后,我决定全职加入北大。2009年六月,我正式成为北大国发展院的教授,同时担任BiMBA的联席院长。在以后的两年中,周老师经常鼓励我做好BiMBA的“政委”职责。每每在朗润园见到周老师时,他总是关心地问我:怎么样政委?和胡司令沟通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7#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1 14:09:15 |只看该作者


建立有思想、有灵魂、有创新的商学院

BiMBA从建立初期高度重视办学理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核心理念。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及燕京大学“因真理,的自由,以服务”的精神成为BiMBA价值观最厚重的底蕴。在创办伊始,BiMBA制定了16字办学方针:北大传统,中国特色,国际接轨,世界一流。强调的是中西合璧,与之对应的早期课程设置战略是“拿来主义,照猫画虎”,即根据美国商学院课程体系设置必修与选修。CCER的研究特色也为BiMBA发展成为“小而精”“重质量”而不是“大而全”“重规模”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99年创始初期我们就提出了Vision, Mission, Passion的办学口号,胡大源老师将其翻译为:学识,胆识,远见卓识。2004年5月,在参观西点军校过后,我叹服于西点对于品格素质的高度要求,在西点Be,Know,Do信条的基础上,概括出三C理念,即Competence(能力),Character(品格),Commitment(承诺)。与Vision,Mission,Passion互相补充,这样我们完善了BiMBA的核心价值观:学时,胆识,远见卓识;能力,品格,知行合一。当时正值中国企业快速发展,“野蛮生长”的时期,企业不设底线的逐利行为以及企业家对于价值观的忽略造成了诸多社会乱象。商学院作为企业家修身之所,需要承担起重塑商业伦理道德的职责,而根据西点军校的道德法则:西点士官生不撒谎,不欺骗,不偷窃,也不允许别人这样做。BiMBA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法则:北大BiMBA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剽窃,也不允许其他人这样做。法则意味着BiMBA对学术的严谨要求和对道德底线的坚决捍卫,以及对于论文抄袭剽窃行为的零容忍。

15年来中国商学院发展迅猛,但是问题很多。商学院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我认为商学院不是富人俱乐部,更不是学校的摇钱树。它不仅仅在“术”层面帮助企业家使其利益最大化,更需要是在“道”层面承担起塑造中国商业文明的使命。最近在国发院成立二十周年,BiMBA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又提出了新时期BiMBA的办学理念,北大精神,社会情怀,国家发展,全球视野。北大精神,是BiMBA从北大汲取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社会情怀,是BiMBA对于学员社会责任感的强调与要求:敬天爱人,慈善公益;国家发展,是BiMBA基因里经世济民的朗润风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球视野,是BiMBA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创新重要特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国际接轨。

BiMBA的未来光明灿烂,BiMBA的前途任重道远。

今天的世界多元、复杂、充满不确定。中国商学院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为激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GDP中心主义演变为对于社会、制度、文化、心灵的全面关怀。企业家不仅仅要适应和应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挑战,更需要以其独特身份建言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企业需要回归它作为社会组织的本质,对于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与生长起到正向作用。正如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商学院教育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培养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品位、负社会责任的企业领军人物。

感谢附校的老师和同学

通过回忆分享BIMBA15年来历程,坚持北大精神,社会情怀,国家高度,全球视野的核心办学理念,作为北外附校曾经的毕业生,我特别感谢母校在我们还是童年的时代给我们的滋育和培养。外语附校所提倡的朴素诚实的道德理念、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帮助我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格特质,也为在创办MBA打下坚实的理念基础。此短文目的是感谢附校老师和老同学们多年的友谊、支持、互助、鼓励,共同纪念我们入学50周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8#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1 14:19:37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我也常去北大。北大有一个挺牛的学院,叫什么来着,外国名,北大让一个有外国名的学校在自己的院子里,很不一般。
院长是杨壮。
这个挺提气。
北大这几年了不得,地方上有孩子考上北大,地方官加薪。
而院长,是杨壮。
而且是那种学者型的。
后来见过杨壮的照片,金丝框眼镜,一口特别流利的英美混搭英语,绝对学者。
在外附的时候,杨壮是喊操的。
杨壮还把班里一个漂亮姑娘变成了自己的老婆。
杨壮,是外附的荣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9#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2 20:49:20 |只看该作者



让我永远铭记的一件事

西四

沈平

从1964年我们一帮二年级的小学生从各个学校来到外语附小到现在转瞬已过了近50年。在这期间发生了多少物是人非的变化,但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同学之间的友谊却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深厚。有件事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我仍记在心头。它是我们同学友谊的象征。


       记得那是在2000年,我还在国外的使馆工作。头忽然开始经常的剧痛,随后身体的各种不适接踵而至。尽管去医院看了很多次,但外国医生仍无法确定病因。使馆领导经请示国内后同意我回国看病。到达北京的当天,我在回家的路上晕倒了。很快病因就确诊了,并及时做了手术及后续的治疗。这些只有家人和双方的单位知道。但我们西语班的同学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大家在一起商议如何表示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慰问。考虑到我刚手术完不久,需要修养恢复。另外,还很细心地想到因手术和后期的治疗,我的头发都掉光了,担心我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当时的样子。所以就一起捐了一千元,并让方卫平同学代表大家买了花篮,一并送到我住的大院门口,让我的家人取回。这种细致入微的关心和体贴真的让我非常的感动。心中涌动着一股同学间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暖流,并激励我战胜病魔。


       后来,我们班的刘少平同学也患了重病。住院期间,大家又主动捐款并多次到医院去看望他,慰问他,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同时,班里的同学们还一致集资了一笔钱,以便今后能在必要的时候及时给予需要的同学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


        我真心希望,在当今金钱至上的时代我们同学之间经历了50年考验的纯真友谊能天长地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0#
刘惠杰 发表于 2014-6-12 20:58: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4-6-12 20:59 编辑


赞五连

俄五 张德喜        

       小学2年级暑假的最后一天,一种缘分让我们从茫茫人海中走进了外附,时光如剑,俯仰之间50年过去了,
      互相端详,岁月的痕迹一目了然,或白发苍苍,或眼帘低垂,六旬的人了本来就该这样,可我们记忆中的底片
      却时时洗印出一个个年少的面孔让你比对,然后失望,唏嘘。我怀疑李白一定是见到发小才写出那句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否则就轮不到他写了---咱们都有同感。人们抱怨光阴之快其实是在有意避讳生命之短。
       根据我们小学的知识---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来分析,时间只有长短可计,何来快慢之分?还是曹操客观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家是啥说啥。他那年50多岁吧。还没我们大呢。
      人们年轻时常以来日方长宽慰自己,上年纪的人一般不以来日无多给自己添堵。这就是人们的小聪明吧。再者,
       如果光阴似箭,怎么会有度日如年这个词呢?现实中 能抱怨时光快或慢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福分,就如同挑剔菜肴
       味道的人起码是吃饱了。一说大家就明白,扯远了。
        话说当年,五连同学朝气蓬勃,出类拔萃,勇冠三军。常言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不然,据我观察,好汉没有
      不提当年勇的。只是要找对听者,别太吹牛而已。仅回忆录就看过多少了。基本都是重提当年勇。
      什么叫勇?老苏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五连人的勇亦不在此! 时运不济能忍,
      忍时不入流;抓住机会能上,实力显身手。这难道不算勇么?我们是和同代人比,无意惊天地,泣鬼神。“自吹自擂”
      实为客观反思,既无武松之炫耀,又无冯唐,李广之失落。过去的都过去了,没过去的正在过去。如今我们退出历
      史舞台,那是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一代未必就比一代强,无奈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并非今日不勇。提提当年勇,
      何愧之有!况且你不提人家还提呢。 就拿我们清华帮说吧。
     当年在清华的初中毕业生有几百人,我们20几个被分配到各个到单位。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过:你们外附的一看就能看
     出来。那年月还不流行层次,品味,也不讲优秀,修养,气质,而是用褒贬皆宜的字眼替代:劲儿。 就是劲儿不一样。
     南京路上“好八连,天下赞”,脱下军装你认得出来么?老五连呢?凭劲儿。谁那啥?抛开年代特征不讲,清华大学教
      职工上万,人才济济,没两下子别想“出头露面”。男篮里有李峰,乒乓队里有王东宁,廖静,杨卫国进了化工系教材
      编写组,修建队里有个人叫“涂头儿”,佟中在全校大会上宣讲理论学习收获,惊动了清华理论权威。等等。这仅仅
     是我知道的。图书馆还想调我和赵博雅去呢,食堂没放人(别笑!那也不简单呢) 如果仅此而已也没啥可炫耀的,一
     次高考让清华园里的人们认识了外附毕业生的厉害,我们自己本来也没有意识到,上大学后偶然遇到一个原清华大学篮
    球队的(陈达,127中学的,方卫平认识)朋友,不无感慨地说:你们外附的基本都上大学了!这个信息一定不是他个人
    统计的。可以想见外附一群人曾经在清华园里引起的震动。听着老自豪了。也让我回想起离校前见到人们羡慕(俄语里这个
    词还有嫉妒的意思,这里用俄语反而准确)的表情。其实有很多人是想看我们热闹的,让这些人失望了。比方说,当我
    从工字厅里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正好碰上我们的食堂领导,没有祝贺,也没有他最擅长的假笑。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回到
    食堂立刻甩掉脖子上系了七年的围裙,没等下班,扬长而去。
      外附人的“集体大逃亡”也佐证了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清华大学里藏龙卧虎。(因为证据不足,就不吹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4-23 14:11 , Processed in 0.059887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