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调 人 生  (连载二)

编者按:叶念伦校友著《对调人生》全文共99段,本站预计用20期陆续刊出,敬请留意。


亲爱的韩萍小姐,
    多谢您这么痛快就同意了我的对调建议。
    至于你提出来的条件,我都可以接受。为了你的方便利,我建议在英国的一家银行先为你开个户头,我把头半年的房租存在里面,这样你将来向我国驻华使馆出示你在这里银行存款的报单,较容易得到来英国的签证。
    另外,你在这里独立谋生,首先要提高你的英语水平。而作为我的妻子,你可以到政府专为外国移民办的训练班去学习。那里面的老师都是具有教外国人英语资格证书的,而不是随便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每年只象征性地收取一英镑的学费,而不是像那些表面上专教外国人英语,实际上为他们在英国混居留签证的私立学校,为了赚钱,一年要收上千镑的学费。这将会给你节省很多钱,因此,我从住入你的四合院那天起,以每月两千三百元人民币的房租折算,将每年在英国的银行里为你存两千英镑,作为全年的房租,供你随时在这里调用。
    而且,你作为我的妻子,还可以不必申请外国人的工作准证,在英国随便找工作,这比其他外国人在此地找工作要方便得多。不过,就是一般的英国人有的也很难找到工作,否则我不会到中国来。我真是不明白你们现在中国的很多人,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往西方跑?我在那里学习时,不只是你,很多同我稍有些接触的中国人,都提出过要我把他们弄出国的要求。
    你诚挚的麦托尼(3)

* * * * * * * * * *

亲爱的麦托尼先生,
    关于房租的事,就照你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办。不过这说明我作了些让步,中国有句俗话“出外靠朋友”,我以后去英国时你又不在,举目无亲,希望你多给我介绍几位朋友,也许能多出几条路子。
    关于很多我们这样的当代中国人为什么强烈希望出国,不是信上几句话可以谈透的,也许你在这里深入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会理解。在信上,我只能简单地说,中国开放了,通过公共媒介比以前见到的东西多了,方知道天外有天,并非风景这边独好。尤其是我们年轻人,对外界的东西最敏感,也最好奇,总希望有机会能出去闯一闯,搏一搏,至少是多见点儿市面,比一生都交待在一个国家里,似乎活得更潇洒些。
    更何况,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还是欧美文学,其渊源和精华,很多都体现在英国文学中: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骚娘们儿》里的温莎堡、《理查三世》的古战场; 狄根斯的《老古玩店》、《雾都孤儿》的伦敦、等等,我若能身临其境,领略孕育出文学大师们的不朽篇章的故地风光,也算式甚慰平生了。
    好了,不多罗索了,我们见面后有的是时间聊天。这里的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你买到来北京的机票后给我打个电话,我好去机场接你。
    祝一路平安!韩萍(4)

* * * * * * * * * *

我亲爱的托尼,
    请原谅我转眼来英国好几天了,才提笔写信给你。这些天我简直就像是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海伦把我的活动安排得满满的,丰富多彩极了,实在是无暇静下心来写信!
    首先我想谈谈你给我介绍的海伦,你来中国之前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是你唯一的女朋友。而现在我们起码在法律上已经是夫妻了,我也告诉她这半年来我们在北京也发展了感情。但她仍旧对我是那么样的热情,安排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中国,这样的两个女人碰在一起,不打得头破血流,也至少是说不到一块儿。
    我正好是圣诞节得前夜那天到达伦敦的,哇,一切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童话世界:每家的窗户都闪烁出圣诞树的彩灯;午夜降临时,有人敲门,你开门看到的,是在梦幻般的烛光下,一个个美丽的男女孩童朝着你唱着“祝你圣诞快乐!”
    到底是“绅士”的国度,人人都是那么彬彬有礼,早上在路上与人相逢,陌生人也会主动地向你道声“早安!”;新年的前夜,海轮开着车带我去常用来表示伦敦的标志的大笨钟,那里早已有成群的年轻人在狂欢;大笨钟的新年钟声一敲响,他们立刻欢呼跳跃,拥抱亲吻;很多经过我们的车的素不相识的男男女女,都把头伸进车窗,把我紧紧地一抱,狠狠地给个热吻,道句“新年快乐!”,转身就走,又对其他行人和缓慢行驶的车里人也是这样互相祝愿着。“绅士”之邦的这种礼貌,对我们这位来自自称“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来说,却的确是很难理解的。
    圣诞节新年期间,海轮还带我参加了两个在私人家里举行的聚会:一个是各种年龄的人的聚会,人人都轻松愉快地端着饮料互相聊着天。大家的谈吐幽默诙谐却不俗,气氛十分高雅,使你仿佛置身于高尚的文明享受之中;另一个是年轻人的化装舞会,各色扮相奇特,令人啼笑皆非的男男女女们,伴随着疯狂的音乐,尽情地狂舞着,拥抱着,亲吻着。时间晚了,跳累了,就三三两两往地毯上合衣一躺。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满地都是脸熟睡得红嘟嘟的可爱的年轻人。
    托尼,这几天我突出的印象是,你的国家洁净美丽,人们知道如何尽情地享受生活。这说明他们的生活小康富足,头脑中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束缚,所以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快活单纯。这也说明在这里谋生,不可能会是很困难的。虽然我才来几天,就觉得你的国家太可爱了!我要在此愉快地读过余生,而且对此充满了信心。
    你的萍 (5)

* * * * * * * * * *

我亲爱的萍,
    从你由伦敦发来的第一信中可以看出,你一到英国,就刚巧遇上的圣诞新年公假中的耳闻目睹使你兴奋不已,而且的确,我们西方人对尽情享受生活是溢于言表的,不像你们东方人那么内向深沉。
    但如果从这些的表面现象就立刻得出结论,在西方谋生容易,可以小康愉快,则很可能会大错特错了。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现在必须给你破一盆冷水,希望你能冷静下来,因为在几天的节假日过后,你立刻就要面对的现实是如何解决你的住房问题。伦敦的房租是很贵的,你去之前我们已同海轮讲好,你在她那里顶多住一个月。我们西方人之间无论关系多么密切,说好的事情都是要算数的。
    另外,虽然你现在包括我的房租手中有两千英镑,但你会发现这点儿钱对付西方昂贵的物价维持不了几个月。要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而这在当前的西方是不容易做到的。尽管我还是英国人,从大学毕业后的这一年多来,都没能找到正式的工作,更不用说挤身于白领阶层了。我干过酒吧里卖酒,挨门挨户投递广告品,骑着摩托车风里雨里给人家递快件等各种零工。但仍毫无铁饭碗可谈,主要还是靠吃政府的失业救济走了过来。
    而我在你的国家里,坐在高级的办公室中工作;是你们国家最高级的白领阶层,即所谓的在外国公司工作的,中国的“雅皮士”们的顶头上司;住的是古香古色的北京小四合院儿; 小芳阿姨把一切收拾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回到家中吃的是色香味美的中国饭。在西方就是中上层阶级,也不敢考虑请保姆。而小芳阿姨一个月五百元的工资,只是我工作几个小时的收入。由于是包吃包住,五百元人民币纯属她净得,比其他在北京当阿姨的好得多。加上只是伺候我这一位单身的上班族,工作很轻松,因此她满意得不得了,工作尽心尽力。
    萍,说句实在话,我还是认为你回来同我在你北京的小四合院儿中,一起继续过我们刚刚过过的那半年的生活,会对你更顺利幸福些。你现在也许不会接受我的这种想法,在西方闯一闯后可能你会同意我的看法的。
    你的托尼(6)

* * * * * * * * * *

我亲爱的托尼,
    收到你的来信已有月余,这期间真是忙得够呛,迟复抱歉!正如你信上所说,先是忙着找房子住,伦敦的房租真是太贵了,一间屋子每周上百英镑。
    我刚开始时同一名中国女学生合租一栋房子里的一间屋子。整栋房子都是出租的,大部分房客是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单身汉,其房租到时由政府给房东。白天无事干,他们待在家里大侃大唱,把个走廊,客厅,厨房,厕所等大家公用的地方,弄得脏兮兮的乌烟瘴气;晚上十一点来钟你刚要上床睡觉,他们吵吵闹闹地从酒吧里晃回来,把个地板楼梯踩得咚咚响;有时还带回从酒吧泡来的女人,造起爱来会大声哼唧尖叫到深更半夜,整栋楼都听得见;接着就是如雷的鼾声,此起彼伏,简直无法叫人入睡!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得精神衰弱的!后来还是海伦把我介绍到一位有伯爵封号的,七十多岁的贵族老姑娘维尔玛小姐家里去住。她在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高级住宅区的瑞士别墅大街上有一所豪华公寓,里面有很多房间。但因好久无人收拾,到处都是灰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霉臭味道。我一进去,就立刻想起了狄根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中的那位,丈夫在结婚那天突然失踪,自己独守尘封腐烂的结婚宴席几十年的老太太的饭厅。
    维尔玛小姐倒是分文不收我的房钱,交换的条件是我每天必须给她做早饭,并且把午餐也给带出来。他荤菜只吃猪肝和鸡蛋,素菜就是胡萝卜菠菜。有冰箱不用,每天要我只去高级的哈罗德商店买一小块儿猪肝,既不能老,又不能嫩,稍不合适就要我去换。蔬菜就是煮,必须看着表正好咕嘟它十分钟,多一秒也不行,一点儿盐也不让放,烂烂的毫无味道。晚上还要给她读报,陪她聊天,最后伺候她洗漱上床。与这样的一位怪老太太朝夕相处,真是把人给烦死了!仅是图的个不付房费,但尚未找到工作,也只好省一分钱是一分。真是还不如你那里的小芳,吃住免费,还能拿到专门零花用的工钱。
    说到工作更叫人糟心!忙住房暂告一段落,工作仍旧毫无着落。海伦新年假后,除了上班,正同她新交的男朋友玩得火热,忙得根本顾不上我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托尼,你能帮我出个主意吗?
    你的萍(7)

(待续)

20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