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调 人 生  (连载三)

编者按:叶念伦校友著《对调人生》全文共99段,本站预计用20期陆续刊出,敬请留意。


我亲爱的萍,
    我很理解你信中的心情,现在想先来谈谈我这里的每日生活。
    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然后到附近北海公园的琼岛上去跑一圈儿。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北海之晨,真是中国各种传统和现代健身法的大展示会:有作气功的,练太极的,舞剑的,跳老年迪斯科的,吊嗓子的;仅气功就有什么游龙功,中功,香功等等近十来种。我刚学完了一套杨氏太极拳,正在拜师学习武术,感觉十分良好。
    我大约七点半回到家,小芳已为我烤好了面包;我教会了她如何泡英国茶、炸小泥肠、一面熟一面生的英式煎蛋、和烤西红柿,因此我现在每日吃的仍是地道的英式早餐。
    我八点钟开着公司的车去上班。临走前小芳还为我包好了三明治;每天的三明治夹心都不一样,所以我的午餐也是英式的。而且还经常有为公司请客的饭局。
    我大约六点钟回家,小芳已把家里收拾得非常舒适干净,准备好了味美可口的中式晚餐。晚饭后若无好的电视节目,我就开着车去三里屯地区的酒吧街泡上它一晚。
    周末我会开着车,去北京市内郊区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儿游玩,或者去游泳,打高尔夫球。
    萍,快回来吧,我有生以来过得最宁静幸福甜蜜的时光,就是你去英国前,我同你在北京一起度过的半年。现在你若回来,根本不用你出去工作,我挣的钱,足够我们过上比以前更舒服的生活。夏天我们还可以去北戴河避暑,冬天去海南岛避寒;我们每年甚至可以到东南亚或其他国家去旅游,你还能每年同我回英国探亲休假,舒舒服服地住上一个月,专心地玩遍英伦,不比你一个人陷在伦敦,艰苦地个人奋斗,为住房和工作发愁强得多。
    萍,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的话,这些就是我给你的肺腑忠告,切望三思!
    你的托尼(8)

* * * * * * * * * *

我亲爱的托尼,
    由于忙着找工作,抱歉没有很快回你的信。我最近好不容易才在唐人街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餐馆门口儿当引座员。老板说我们北方人高大有派,不似他餐馆里的大多数香港来的女侍者那么矮小瘪瘦,在门口儿招呼客人打眼。
    工作倒是不累,每天上午十一点才上班,上到下午两点半,然后四点半又上班,晚上十点半下班吃过宵夜回家。工资也不高,每日才二十英镑。好在我住房不花钱,早晨起来得晚,不吃早饭,连宵夜一日三餐都吃餐馆的,除了买张地铁月票,交房租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固定开销,每月还能攒几个钱。
    但是最令人感到无聊的,就是工作的单调乏味儿。每天站在大门口儿,强给所有的路人一张不自然的笑脸,尤其是现在的大冬天,还要穿上件腿外侧开着缝儿,几乎到大腿的花旗袍儿,既冷心里又不是滋味儿!
    没事儿干就免不了站在那里胡思乱想,看着自己目前的处境,简直就象我们国内有些农村公路旁的个体户餐馆门前的,越打扮得花枝招展,越让人觉得俗气的那些见到路人,尤其是司机就招呼“大叔,进来吃个饭吧”的农村姑娘,据说她们中有些还被她们的餐馆老板强迫卖淫。
    可我出身于中国的书香门第,在大学里钻研的是欧美文学,读过大部头儿的你们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根斯和就连一般英国人都很难懂的意识流鼻祖佛吉尼亚.伍尔夫的英文原著,没想到尽管还没有落到卖淫的地步,目前在你的国家所干的工作,实际上同没文化的中国农村姑娘在个体户餐馆儿门前干的一样,真是斯文扫地,叫人不好想!
    回味起在我们北京四合院儿里的那温馨和美的生活,以及我在学校里教英文的那份一周只上六节课,其他时间悠悠哉哉,到时候拿工资的工作,我的确认真地考虑过你上封信中的忠告。思来想去,觉得既然已经出来了,万事儿开头难,再忍一忍,闯一闯,好在年纪不大,吃点儿苦不算什么,利用这个机会多见点儿市面再说吧。
    你的萍(9)

* * * * * * * * * *

我亲爱的萍,
    你万里迢迢去英国,就是每天站在餐馆儿门口陪笑脸,我心里也不好受!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我看也很难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工作。多少拿到博士学位的英国人,毕业即是失业,你这位在中国学的是欧美文学的老外,在英国更难有用武之地。我劝你还是快回来吧。
    我现在结识了不少在北京的老外圈儿中的人,发现有些人简直就是外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驻京代表的跳槽专家,走马灯似的一次接一次地换公司,回回提高待遇长工资,有的已连续在这里待了近十年,原则就是不离开中国。
    我新近认识的一家美国公司和一家德国公司的驻京首席代表,他的夫人一位是美籍华人,另一位是台湾人。两家都住在专为外国人新建的高级公寓里,每家都有两部小轿车和两个保姆,一位专门做饭,另一位打扫卫生接送孩子上下学。两位先生一年拿上十万多美金的工资,还加上驻海外的津贴。两位太太也拿着高薪,在新开的私立学校里教英文。
    那位台湾太太的前夫曾是一家中台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前两年其夫调任回台,她又改嫁给那位现任德国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的大鼻子。而且与其前夫生的三个孩子也留在身边上学,原因是她说中国现在因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家望子成龙,竞争大,教育走上正规,学校抓得紧,经常考试,压力大。不似西方那种着重培养个性的启发式教育,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基础教育远没有现在中国的扎实。而且作为炎黄子孙也应该首先学好中国文化。
    现在很多的中国大城市里的女孩子希望嫁老外,以为这是条通往现代化生活水平,和享受更大自由的捷径。其实他们嫁了老外改变了身份后留在中国,才能真正地达到目的。这其中的奥妙,看来那位原来不过是台湾的一位小市民的德国首席代表的夫人,恐怕要比你这位大陆的高知姑娘深悟得多。
    ………
    你的托尼(10)

* * * * * * * * * *

我亲爱的托尼,
    在唐人街站餐馆儿门口儿的那份工作,干了还不到一个月就丢了。老板说我一天到晚在那里发呆,常常有客人进来吃饭也没看见,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说实在的,他的理由也不全错,但我后来才知道,他是因为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而要把工作人员都逐步炒了鱿鱼,好关门回香港老家。当然我这种可有可无的站大门的就首当其冲了。
    后来海伦现在的男朋友詹姆斯和另外两位年轻人承包了一个电影院,需要一位领座员,我在餐馆儿里干过类似的活儿,算是有了英国雇主们很重视的所谓的工作经验,于是就在他们的电影院里拿着个手电筒干了起来。他们把我当成了一同起家的合伙人之一,虽然不需要我出资,要求我与他们同甘共苦。没有工资,而是说若赚了利润有我的分成。我看他们是几位挺不错,有一些事业心的年轻人,他们本人也确实没有拿工资,而且把自己攒和借的钱,拿出来投资承包电影院,担的风险比我大,因此也就不计较是否有固定的收入了。
    他们计划要干出点儿特色来,不放映一般电影院里通常演的侦探,暴力,色情和大量的美国商业性的故事片。而专门放映其他大都是非英语国家的,内容有些深度的影片。比如这几天正在搞一个中国电影周,我们从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借来了“十字街头”,“乌鸦和麻雀”,“武训传”,“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故事片,至今已演出了三天,几乎场场满座,观众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是中国的一些老演员解放前拍的那几部黑白片儿,普遍认为艺术水平较高。詹姆斯他们很高兴,希望我能帮助直接从国内弄一些国产的片子来。
    我觉得虽然收入无保障,实际上在电影院里干的活儿也很平庸,但多少有可能为宣传祖国的文化作点儿事儿,也许还能同詹姆斯他们几个人一起闯出一番事业来,比站餐馆门口儿有意义,因此干得还蛮有劲头儿的,精神上也觉得比以前更充实些了。
    ………
    你的萍 (11)

* * * * * * * * * *

我亲爱的萍,
    看来你对目前在伦敦干的新工作感到有些顺心了,可我觉得在这里的工作却越来越难干了。
    我们的公司是一家机械设备的贸易公司,已经去世的老板在五十年代初期,顶着西方政治的压力,开办了这家英国最早的几家与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生意的公司之一。因此中国政府也曾经视我们为老朋友,靠行政命令要求中国的一些国营企业买我们的设备,给国我们公司不少照顾,据说在毛泽东时代,我们的生意曾经有过鼎盛的时期。
    这些年中国搞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国的工厂用户进口设备要货比三家,代理其外贸业务的各个进出口公司之间又互相竞争,各显神通,较少照顾老朋友了。
    另外最令人头痛的,就是与有大多数进口设备技术项目批文的国营企业打交道。国家批给他们的引进设备资金,也大都只是外汇额度,换汇资金要工厂自筹,很难落实。而更令人难以应付的是,一个引进项目往往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单位参与,即工厂用户本身,上级和地方主管单位,中央部门,研究所技术论证单位,进出口公司,招标公司,银行等等。我们外方与他们会谈,往往一个销售经理,或者公司老板加一名翻译,就可以决定一切了。而他们好几个单位的人总共可达一二十人,真是天下奇观。其中任何一人为了表示他的内行,随便说一句话,出个难题,就可以使你为此项目所作的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前功尽弃。他们往往在经过数轮的马拉松式的会谈之后,仍是什么也决定不下来。即使签了合同,也会迟迟不让其生效,最后以不了了之而告终。现在我深切地明白了一位与中国作了四十多年生意的老前辈的话:“与中国作生意永远是个搞不清的谜,而且是对人类耐心的最大考验。”
    ……
    你的托尼 (12)

* * * * * * * * * *

我亲爱的托尼,
    我在电影院的工作看来是干不下去了,我上封信中提到的中国电影周,头三天观众还不少,主要是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处,唐人街的一些华人社团,以及英国的一些与中国有来往的组织和公司作了些宣传工作,把在英国与中国有关,或者对中国事物感兴趣的人,鼓动了来观看。但这个中国圈子的人数毕竟有限,三四天过后就剩些一般当地的自然观众了。往往是每场寥寥无几,三百张座位的电影院,能有二十来个人偶尔路过,进来看看就很不错了,放映别的国家的电影也是一样,十分不景气。
    后来我们看出的主要原因是:
    1. 在英国放映的非英语国家拍的进口译制片,因请人配音付费太贵,都用的英文字幕,观众一边看画面,听着不懂的外语,为了看懂意思,还要一遍忙着看字幕,使本来应该是轻松的消遣变得很紧张。而且字幕只能简单地表达意思,很难体现出演员的生动语言,使片子的趣味儿大打折扣。
    2. 尽管正如你所告诉我的,大多数英国人都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们没有文化,美式英语污染了他们的“绅士”英语,由于英国
人所接触的外国人大多同他们讲英语,养成了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难接受外语的民族。他们最容易看懂的,是大量出品的,毕竟是直接讲英语的美国电影;而且美国的那些粗制滥造的商业片,也同样最适合在英国也是大多数的小市民们的欣赏口味儿。
    因此我们终于明白了在英国的电影院中,不大量地放映美国电影是维持不下去的。但是即使这样,由于电视和录像的普及,电影院之间的激烈竞争,象我们这样的新手干了个八月,不但挣不到任何利润,所收到的极其有限的门票钱,即使连付租场地和租片费都不够。象我这样的普通工作人员,任何收入没有不说,还一日三餐都要自己掏钱解决,看来远不如站餐馆门口实惠。基本的现实问题日益严重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宣传祖国文化和精神充实呢!
    ……
    你的萍 (13)

(待续)

20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