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互助,快乐,健康

——2006年校友会工作总结

方卫平

  

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我受校友会委托,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向各位汇报一下校友会的工作情况。

目前的校友会是2001年底由几位文革前入校的小学部的校友自发组织的,并于2002年1月1日开通了外附网站。在最初的几年中,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主要的原因是学校解散多年,校友各奔东西,分布在世界各地,很难和众多校友联络上。随着校友会逐渐引进多个年级的新生力量,随着网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特别是自2005年底我们成功举办首届外附沙龙之后,校友会的工作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

外附网站。网站使我们很多互相失去联系的外附校友得以回到外附家园,并成为大家紧密交流的主要平台。网站的访问量增加很快,目前不少年级、班级的校友日常联络和交流都是通过外附网站进行的。前不久外附人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根据大家的需要,我们新增加了多个栏目,内容涉及文化娱乐,旅游康体,商务交流,互相帮助等。

电子刊物。2006年,改版后的《外附人》出版了12期,稿件150 多件,作者62人。(2005年,《和平门》一共出了7期,稿件约70件,作者不到30人)从过去到处征稿到目前的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国内外的主动投稿。

讲座。今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两次专题讲座,一次由西川校友主讲“当代中国文化现象”,一次由孙泉生校友主讲“宝石文化”。参加讲座的校友对讲座内容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并纷纷希望校友会能够多举办这样的讲座。

联络人制度。今年我们还开始建立了各年级、班级的联络人制度,并正在通过这些联络人发放了校友初步情况统计表,目前正在回收中。

合唱团在较为困难条件下,已经坚持活动了一年半,不但排练节目,还经常组织各项联谊活动。今天,合唱团还会为我们唱歌助兴。

我们还组织了若干次校友的旅游活动。

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件在外语附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出版了外附文集。

目前的校友会委员由15名同学组成,还有两位老师代表,杨芳林老师和鲁宝元老师。校友会委员男女各半,平均年龄44岁。大家知道,这个年龄都是在社会上,单位里最忙的一群人,委员中,除了两位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以外,其他人都是在公司工作,或者是老板,或者是公司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大家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义务地为校友服务。为了今天的沙龙和文集的出版,所有的委员都花了大量的时间。例如沈丹同学(还有她的丈夫杨佚,也是校友)动员他们自己公司的员工,义务地忙了一个多月。其实他们还在创业,工作也很忙,孩子也还小。还有的委员有时候长期出国在外,远在英国和非洲,但是她们坚持通过互联网,继续校友会的工作。我想说,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改进,但是我在这里可以自豪地告诉在座的校友,我们的委员们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奉献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公益组织和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校友会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公益性工作,作为志愿者,能为校友们带来一些快乐,解决一些他们的问题,大家感到非常的开心,觉得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委员们在工作中还表现出了良好的协作精神,大家不分你我,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利益关系,有时候个别委员之间工作中出现一些小误会,小摩擦,于是就相约一起喝个茶,吃顿饭,互相沟通一下。大家的关系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作为总干事,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这样一些可爱、真诚的校友一起工作。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我这些亲爱的校友会的同事们,道声感谢,又是一年,大家辛苦了!

大家注意到了,我们今天会场的回头标写了八个大字:友情,互助,快乐,健康。几年来,我们一直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表达我们校友联谊活动的宗旨,我们的学校早已不存在,我们的老师们或年过花甲,或年逾古稀;我们同学们之间的年龄相差将近30岁,那么,在学校解散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校友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校友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最能代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相互之间最应该提倡的精神是什么?这八个字是校友会经过反复推敲,讨论,最终拿出来的意见。友情,是我们外附校友关系的基础和纽带;互助,正是我们附校的老师从小就教我们的做人的品德,我们也有很多校友需要各种各样的帮助;快乐,是人生应该追求的境界,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困惑的时候;健康,对于老年的校友有着现实的意义,对于中青年校友,正处在人生拼搏的时期,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一些校友就是因为健康原因而英年早逝,再也没有机会和我们在这里一起欢度我们外附人的节日。

各位校友,我们之所以聚而不散,之所以在几十年之后,在母校早已不复存在的今天欢聚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共同跨过一个生命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我们亲爱的外语附校。命运让我们这些本来毫无关系的一群人,幸运地成为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一个特殊群体---外附人。无论我们今天在做什么,我们的昨天是一样的;无论我们今后的命运如何,在我们的明天,在我们的未来,我们永远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人,我们是---外附人。我们的老师们,我们的同学们,在那个年代,成就了一个美丽的外附传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新的年代,我们这些外附人,照样可以续写出一段更美好的外附人的故事!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校友会全体委员,向所有的外附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给与我们足够的包容,真诚的关怀和始终如一的支持!

谢谢!

 

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