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甘南陇上行》李国祺
  2007/11/9 22:07:45  dujianhua  点击:1412
 

我和陈赓大将的三子陈知庶是多年的战友。他原是我校对门师大一附中文革前的老初一学生,1969年一同入伍到济南军区防化团,成了要好的战友。38年过去了,如今陈知庶已任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好几年了,几次邀请我去甘肃走一走,今年8月底趁着有时间,我偕夫人约了我外附的同班同学、开国上将李克农的孙子李凯城一同成行。远在20世纪30年代中共上海地下党工作期间,陈赓和李克农就是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现在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在兰州欢聚在一起,缅怀前辈的战斗业绩和艰苦岁月的纯真友谊,感到非常高兴;陈知庶热情款待我们几人,成就了我们这次的“欢乐甘南陇上行”。循着我的日记,大家可以体会到这次旅行的滋味。

 

2007825,星期六

中午1205从北京站乘k43次列车往兰州进发,列车一路经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沿着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向西疾行。

晚上10点接到一个短信:首长,我叫何xx,根据陈司令的安排,你们在兰州的活动由我负责,今天兰州最高气温26度,最低气温13度,天气较凉,有小雨,请首长多穿衣服。接到短信心中一热,接待的同志真是考虑周全,人还未见,温暖已经在千里之外感受到了。

 

2007826,星期日

早晨起床,火车已经过了宁夏的乌海市,750车停在了银川火车站,天气阴霾,视线不太好,远处的景物看不太清楚。银川站规模不大,我和凯城下车到站台走了走,舒展一下蜷曲了一夜的身子,顿时感觉精神爽了许多。上车后火车又继续前进,列车沿着腾格里沙漠的东缘南行,沿途看到远处起伏的沙丘和铁路附近人工固沙种植的草皮,感到了人类生态环境的紧迫。列车经过了青铜峡、中宁、景泰等车站,离兰州越来越近了。下午三点又接到短信:首长,请将你们的车厢号告诉我,我到站台上去接你们。我穿一件红色T恤衫,请注意找我。我赶忙回了短信。

 

下午3:44火车稳稳的停在了兰州站。我下了列车的阶梯,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穿红色圆领T恤衫的年轻人,我朝他招了招手,向他问道:“你是何xx同志吧?我是李国祺。这是同行的李凯城政委,这是我夫人。”简单寒暄后,何将我们带到了站台后的一个停车场,上了一辆挂着军牌的三菱吉普车。汽车缓缓行驶在兰州的街道上,小何简要地向我们介绍着兰州的地理环境和主要街道及主要单位,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了一所宾馆楼前,我下车看了看招牌,有两个名字:“中山宾馆”,“甘肃省军区第一招待所”。这个招待所地处兰州繁华地界—黄河中山大铁桥的丁字路口,与母亲河---黄河仅隔一条街。我们被安排在六楼,凯城住的房子临街,正可以看到黄河两边的景物。兰州市的地形总的是城区被两山夹峙,黄河从市中穿过,这是黄河母亲对兰州的优待,沿黄的城市也只有兰州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因为这两天下了雨,只见恢宏的黄河水从西向东倾泻而下汹涌奔流,中山桥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由此而形成了纵横交叉的两个洪流。沿着黄河两边,顺着山势展开的是层层高楼大厦,这些给兰州涂上了强烈的现代化色彩。壮哉,黄河!美哉,兰州!

 

晚上,小庶司令员设宴招待我们一行,战友相见分外亲切,问候寒暄中,司令设置的礼仪开始了。只见两位少数民族姑娘身穿鲜艳的盛装,款款而来,小庶司令介绍说这是裕固族姑娘,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两位姑娘手捧雪白的哈达,一人持酒壶,一人端着装有六个小酒杯的酒盘,先走到凯城的跟前,微笑着唱起了祝酒歌。小庶说这是少数民族对客人的尊敬和爱戴,敬的酒必须要喝。于是凯城一一端起酒杯,仰首饮下,好在杯子很小,酒量不多,凯城应付的自如。下一个轮到了我,我对小庶司令说,你知道我不会喝酒,能不能不喝?小庶说,那不行,你少喝三个吧。我拿起酒杯也装出豪饮的样子,把三小杯酒倒进了嘴里,真辣呀!但是心里非常高兴。接下来,我夫人张玲也接受了酒精的考验,霎时满脸通红。酒过一巡,气氛热烈起来,小庶又对我们一一敬酒,聊起了相互的情况,聊起了过去的经历,特别是凯城和小庶聊起他们前辈的友谊和战斗经历,时间在热烈的谈话中很快过去了,一晚上我竟不知吃的什么饭和菜,回到房间我只觉得好似还没吃饱。

 

2007827,星期一

早晨7点准时起床,窗外雾蒙蒙的。我们730吃过早饭,800准时出发了。车子行驶在黄色的荒山秃岭中,沿着一条滚着黄色的浑水、叫做洮河的河流前进。洮河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我们的好奇心也被这昏黄的河水拉住,眼睛不断地向车外张望。今天要去的地方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和政、广和两县,路边时有一群群戴着小白帽的汉子,看起来就是伊斯兰教的信徒,还有穿着长袍的阿訇。这儿的女人都围着围巾,听小何介绍说,围黑围巾的是结过婚的女人,围花围巾的是未婚的女人和女孩。所经过的地方,路两旁最好的建筑是清真寺,一个个清真寺的密度之大、规模之宏伟、建设之豪华是我从未见过的,据说建设清真寺都是伊斯兰教徒自己捐款上的项目,可见古兰经的精神力量。小何告诉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政策要特别严格的遵守。不然要出乱子。另外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还不发达,各种犯罪活动较多。其中我们路过的和政县三甲集镇就是全国闻名的贩枪和贩毒的地方。几经治理,犯罪现象还是不断。

上午10点多,我们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这里是藏族的地界,道路两旁没有了清真寺,开始看到了喇嘛寺。在县城的界口,一辆挂军牌的轿车停在路边,我们停在了这车的后边。下车后只见一位脸色红通通身材魁梧的军官向我们走来,小何介绍说这是夏河县武装部的董副部长,是位藏族干部。刚刚介绍完,董部长的哈达已举到了跟前,跟随部长的司机也端着一个铜盘,盘子里是三个铜酒盅,每个酒盅有茶杯大小,倒满了酒。小何告诉我们,这是藏族的民俗传统,下车要喝下马酒,不能免的,还说酒杯里是青稞酒,度数不高,不上头。我没能依照他们的要求喝下三杯,我只喝了一杯,只觉得浑身发热脸上冒火了。还是凯城有酒量,喝下三杯青稞酒,脸不变色心不跳,我之不及也。

接下来我们进入县城,先参观了藏传佛教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寺庙,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是我国唯一的藏传佛教的教学寺庙。拉卜楞寺背临高山,建在半山坡上,由六个寺庙建筑群组成,金碧辉煌,气势宏大,透着喇嘛教的神秘和尊严。据介绍,现在每年有三千个佛学弟子在这里研修,他们至少要经过十四年的刻苦攻读才能从这里走出。可见佛学的深奥和严谨。我们一个一个的将寺庙转完,在经堂里看到了正在昏暗的灯光下习经的喇嘛,看到了以酥油为画料的画作,看到了寺中珍藏了几百年的唐卡(一种刺绣而成的艺术品),更多的是一尊尊佛像和舍利子。不知怎的,在这种地方我时时感到个人的渺小和佛的力量的无限广大。

从寺中走出,已是中午1点多了。甘南军分区的郭政委等人安排了午饭在等我们,名曰接风酒。免不了又是一通推让,我酒量不行,怕的就是别人劝酒,到了这种地方来真是磨练我的弱项。酒至半酣,饭也结束了,吃的什麽?除了手抓羊肉,还真不记得有什麽。据夫人说,还有些干菜什麽的,听小何讲过,甘南地区海拔高,种不了蔬菜,战士们主要是吃干菜和蔬菜罐头,如果要想吃点新鲜的蔬菜那就要从2—3百公里之外去买。战士们伙食费有限,日常就是以干菜和罐头蔬菜等为主菜。

午饭后已是下午2点,下一目标是观赏甘肃著名的桑棵草原。桑棵草原离夏河县城不远,乘车只需5-6分钟的时间。到了目的地,我迈下车第一个感觉就是那儿的空气真是太新鲜了,清冽冽凉丝丝的含着一种青草的香气。站在公路上向草原望去,一望无际的的草原像一幅巨大的绿茸茸的地毯与天际相连,真是无边草原接天绿呀!此景感染了我,使我感到非常兴奋。再细观察,可以看到,草原的边际有隐隐的山峦,根据地形判断,桑棵草原是一个高山盆地草场。我和凯城向草地的深处走去,只见草地上长满了小黄菊花,还有蓝色紫色白色的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走了大约1—2百米,我们发现草地倾斜的坡下还有一条隐秘的小河,我们快步走过去,看到非常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我和凯城忍不住各自捧起一捧水,洗了洗脸,凯城更是将水饮入口中,连说:“痛快痛快”。在河边停了一会儿,我们回身走上坡顶,又开始欣赏这诱人的草原。武装部董副部长走来告诉我们,这条河是这草原的主要水源,叫大夏河,也是洮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只见蜿蜒的小河从草原的深处飘来,像弯曲的镜子,更像迎风飘动的银色哈达,河边两旁一群群牦牛和山羊在悠闲地吃着草,今天天不太晴,天空覆着大片的阴云,更显得是天苍苍野茫茫,萧瑟草地多牛羊。我们抓住这美丽的景色拍了一些照片,心中充满了欢愉。

回归的路上仍在回忆,回忆那神秘的寺庙,回忆那诱人的绿色草原。

 

2007828,星期二

今天仍是八点钟出发,天气阴沉,偶尔下一点小雨,从兰州一直向西,约70多公里,到达永靖县,那是著名的刘家峡水库的所在地。刘家峡是黄河上游第二座大型水库,第一座大型水库是位于青海省的龙羊峡水库。据当地武装部的同志介绍,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进入水库上游,可见两岸奇峰对峙,笔立千仞,可与桂林山水比美。怀着好奇的心情,我们进入库区大坝后的一个游船码头,坐上快艇向水库的深处驶去。游艇开动后我向两边望去,第一个新奇的感觉就是黄河的水在这里是碧清碧清的,碧水与黄土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今天有小雨,无风,水库的水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我们的快艇划过水面,掀起了几道波纹。不一会儿快艇驶到了一个地方,快艇驾驶员告诉我们驶到了洮河口,在这里携有大量泥沙,浑浊不堪的洮河水注入了水库,立即与清澈的黄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但浊流很快被清波所吞没,形成一个奇景。这里水深约60---70,快艇继续飞速前进,约有半个小时,天下起了小雨,水面上一片雾气,视线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快艇驾驶员不断地将头伸出窗外寻找航标,我从窗外只能看到模糊的高山,感觉到水流得湍急,但辫不清东南西北。同艇的小何说道:“我们好似在绕圈呢!”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也使我的神经警觉了起来,在这样深的水面上,在雾气蒙蒙之中,昏不知天,也不知何处是岸,小艇漫无方向的在行驶,使人心里感到几分紧张。于是大家开始一同睁大眼睛搜寻起航标来。过了一两分钟,凯城看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圆圆的黑东西,指给大家看,我立即看到了,同时用极其专业的术语告诉驾驶员:“左舷30度发现目标”。驾驶员瞄了瞄那圆球,说道:“总算找到了。”航向明确了,大家的心才算落了地。一会儿雾气小了,雨也小了,快艇进入了一片两岸千仞耸立的峡口,只见两边凸起的高山个个像斧子砍过的一样,峭壁直立,山峰个个都像拔地而起的竹笋,比连成排。随行的小何告诉我们,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由石英岩构成的山峰从地壳凸起就呈现出这种状态,千姿百态,使人赏玩不尽。终于小艇靠在了河边的一个码头上,踏上高高的石阶,远远看到了一个醒目的招牌---炳灵寺,一个建在山崖崖面上的石窟。我们进入寺中,沿着修起的栈道参观这古代的瑰宝。据导游介绍,“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高60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尊高33的唐代的巨佛,面容自然祥和,雕塑精细,据说这尊巨佛只比敦煌莫高石窟的大佛矮3。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是我也看到许多窟、龛的雕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据说是清末时期的民族动乱中被破坏的,真是感到无比的可惜。

中午时分我们返回永靖县城,在一个叫做枣园的农舍就餐,这枣园真真是“枣园”,满院子的枣树果实累累,连房屋的外墙壁上也滋生出枣枝,生出鲜红的枣子,既使人感到好奇,也叫人倍生怜爱之心。在满园的枣香中就餐,食欲更添,加之主人又打来了小米米酒,那甜甜的米酒甜在嘴上,更甜在了心里。

饭后,我们又沿着刘家峡水库大坝的下游黄河漫步游览。我第二个新奇的感觉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直从西向东流的,但恰恰就在刘家峡水库,黄河水出库后又开始折返向西流去,这是黄河在这里的一个奇特景观。黄河这个回湾特别的平静,就像呆在闺中的处子,无声无息,让人无限惜爱;看到这我不由得想起1995年在山西吉县壶口看到的黄河,那种汹涌咆哮,就像肆虐的黄龙在狂舞奔腾,使人避之不及,两相比较真有天壤之别呀!黄河,你真是令人难以琢磨!

晚上八点,应小庶司令员之邀,我们去位于省军区大院里的他的家做客,这是一座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将军楼,里面的房间比较狭窄,小庶的夫人没有随他到兰州,因此整座小楼只有他和公务员、警卫员三人居住。小庶首先在客厅里引我们看了他收藏的几把战刀,有俄罗斯的、日本的,还有我国自制的第一批骑兵马刀,一把把战刀挂在墙上,显示出主人的行武精神。落座后,我们聊起近年的经历和读书情况,从言谈中可以感到小庶这些年读了不少的书,有军事、经济、历史方面的,甚至还有儒学、佛学方面的,大大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眼界,通过多年的历练和学习,小庶已成为一个有思想高度、有文化层次、成熟的高级指挥员了。

 

2007829,星期三

今天我们一行从兰州去位于陇西北的会宁县。那里是历史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之后胜利会师的地方。这次会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路上大雨不断,车到会宁县城,雨仍在下。县武装部的同志先将我们引到招待所休息,说是红军会师纪念馆因下雨进了水正在清理,让我们等一会儿。那位同志接着说:“会宁经年也不下一点雨,不知怎的就赶上你们来下起了雨。”我开玩笑的说:“是不是我和凯城都属龙,二龙入陇行云布雨呀。”大家听了笑了起来。接着凯城问起了会宁的经济情况,武装部同志介绍说,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大的工业项目,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以山芋杂粮为主,尤其困难的情况是会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县份,人的吃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农业用水了。老百姓都是靠自己修的水窖接雨水和雪水储存起来,常年饮用。这两年国家支持修了引水干渠引来了黄河水,才解决了县城的饮用水问题。继而他介绍的下面的情况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他说,会宁百姓虽然贫困,但这里的娃却非常酷爱读书,成绩也非常优秀,全县的教学成绩在甘肃省名列前茅。20多年来,全县有5万多孩子考入国内各地的大学,单单今年就有2000多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比例之高全国罕见。我问道:“会宁为何有这样好的教学成就呢?”回答是,基本经验有三条:老师苦教;娃儿苦读;家长苦供。真是难为了会宁的师生百姓。

一会儿,雨下的小了一点,因为下午还要赶路,故决定冒雨参观红军会师的遗迹。我们首先参观了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1986年建造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纪念塔高达2878,共11层,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我们从远处瞻仰了会师楼,这原本是县城的西门楼,称“西津楼”,193610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往下参观了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最后又瞻仰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那里陈列着雕刻的解放后还健在的红军将帅题写的纪念长征的手迹。当年毛主席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曾兴奋的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人民缅怀红军光辉的业绩,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希望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都来瞻仰一下红军的遗迹,珍惜今天的不易生活。

下午冒雨继续前进,于下午615到达天水市。天水军分区刘道成司令员到我们住的招待所看望我们,并简单介绍了天水市的情况。据刘司令介绍,天水市 位于甘肃东南部,纵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接关中,南通巴蜀,北扼陇坻,西倚定西、甘南,是真正的中国之中,也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贯通陕、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天水市下辖5县两区,人口370多万,市区海拔1100,年平均气温10.72度,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刘司令还略带自豪地说,天水人自称自己还有“五不”的特点:地理上不东不西,海拔上不高不低,温度上不冷不热,经济上不前不后,工作步伐不缓不急。天水还是一个文化古城,据说中华三皇之首伏羲就生在天水,天水地界有诸葛亮失街亭的古迹,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就在天水。因此天水将伏羲文化、三国文化、麦积文化包揽一体,为自身的旅游事业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听了刘司令的一番介绍,虽还未见天水真面目,已经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2007830,星期四

今天早饭后,刘道成司令员和我们一起去参观。看过天水第一寺南郭寺后,即赶到伏羲庙参观。现在的伏羲庙是近年修成的,根据亘古的传说展示了伏羲一生的经历和功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伏羲创制了八卦、结绳记事、结网事渔、书契礼仪的丰功伟绩,他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开创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离开伏羲庙,开始向麦积山进发。麦积山石窟是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的国内四大石窟之一,前三个石窟我都有幸瞻仰过了,唯独麦积山石窟还未有机会拜访,今天终于成就了我的夙愿。麦积山离天水市区45公里,乘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还未见到麦积山之前,我就被这周围茂密的植被吸引住了,今日恰有小雨,加上这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山峦迭翠,山势险峻,松竹丛生,林木葱茏,路旁的小溪清澈洁净,真是好一方净土啊!让人从肺腑里感到恬静。这一点全然与其他三大石窟光山秃岭的情况不一样,使人更生钦敬之情。不一会儿远远的见到了麦积山,听人说过,麦积山因其极像一个农家的麦秸垛而冠名,今天亲眼见到,果然不差分毫。只不过我感到更多了一点,就是我见到的麦积山顶是绿葱葱的,好像麦秸垛上晾了一些青草。走近麦积山石窟,最吸引眼球的是三尊摩崖大佛。佛主释迦牟尼,高16,左文殊菩萨,右普贤,高13。据资料记载始凿于隋代,造像神态祥和,气度非凡。听人说过,麦积山的佛雕像,与其它石窟佛雕不一样,他一改通常佛的神秘、端庄、威严的神态,把佛像雕塑的与普通人面孔一样,使人感到温馨亲切,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我们进入麦积山景区,庆幸的是参观的人很少,我们跟着讲解员登上麦积山崖面的栈桥逐窟参观,听讲解员说,麦积石窟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所以绝大部分佛像是泥塑彩妆,故而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我在参观中注意到,所有塑像居然都没有眼珠。故问到讲解员,据讲解员说,原先塑像的眼珠用的都是琉璃。琉璃因光线照射而绚丽多彩,因此被无耻之徒当作是宝石给挖走了。讲解员因我们是贵宾,特意为我们打开了平日不多开放的133窟,这个窟里光线阴暗,亮灯后看到了几件国宝级的雕刻作品,其中一幅雕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见到自己儿子时的场面,情意真真切切,神态栩栩如生,非常人性化;有一幅雕刻,描述佛祖正在讲经说法,而一个小沙弥却走了神,在下面窃窃私笑,场面异常生动;还有一幅石碑,雕有十几幅人像场面,讲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的一生经历,据说这样的石碑世界绝无,麦积仅有,极其珍贵。真让我开了眼界。走出133石窟,我站在麦积崖面的栈桥上四处环顾,极目远望,周围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加上雨雾蒙蒙,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堪称为“麦积烟雨图”。时近中午,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麦积石窟景区,脑海里依旧是哪一幅幅神秘的雕塑,依旧是那云烟如海的麦积烟雨图。

下午的时间全都用在回兰州的路上,一路山荒岭秃,雨水沥沥不断,开车的小张几欲瞌睡,我侃了几个小笑话,调解了气氛,欢笑着我们回到了兰州。
   

2007831,星期五

听说今日所去之处名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一个叫龙湾村的地方。对于这个地方听起来很陌生,我也很奇怪,难道黄河边还会有什麽石林?车子一路向北行驶,过了白银市(一个因出产白银而命名的城市),便行驶在一片黄土丘陵之中。我茫然着,只是从路旁不断出现的指示牌上得知确有黄河石林这个要去的地方。在黄土丘中走了半个小时,听小何讲,到了。我们走下车,一位黄河石林景区的讲解员走向前来,告诉我们黄河石林就在眼前,这里是景区的观景台。我向前走了几步,蓦然间一幅动人的黄河图画映入我的眼帘,煞是壮观。只见奔腾的黄河在从南向北的流向中突然向西调头流经一个村落,在村西边不远处又遇到险峻的高山折头向北流去,从而在村落的西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河套,河套里种满了各种树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昏黄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站在高处看这景色,远处蓝天白云,地上薄雾黄山,真是天高地远,场面蔚为壮观。讲解员告诉我们,黄河石林是近年来发现并开发的一个新的风景区,黄河石林的知名度正在快速提升,旅游事业也快速发展,下面的小村叫龙湾村,它的老百姓也因黄河石林家家搞起了旅游接待,迅速的富了起来。

转下观景台的山坡,沿一条农用土路我们进入了被称为黄河石林的饮马沟景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景区内陡崖凌空,石柱造型千姿百态,峰回路转,景象步移万千。讲解员首先介绍的是位于一面石壁上的自然形成的十二生肖图,经过她的指点,十二属相的各个动物形象跃然于石壁之上。尔后她又专门介绍了黄河石林的形成情况,据介绍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石林景区有八个沟之多,沿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时又受到风蚀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许多如窗棂的构造,在水蚀.风蚀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景观。这里的石柱、石笋一般在80--200之间,造型奇特,形态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已开发的饮马沟大峡谷内有雄狮当关、猎鹰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竞发、西天取经、月下情侣、屈原问天等众多景点。在观赏过程中我看到这些石笋有的象猴子、有的象鲤鱼、有的象豹子、有的象观音菩萨,有一个石柱顶端竞象带着棉帽的雷锋。饮马沟内是一滩戈壁,异常荒凉,这也竟给拍西部黄沙片的导演们留下了极好的拍摄场地,据说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西部热土》、《汗血宝马》、《惊天传奇》、《大敦煌》等电视连续剧都是在这里拍了不少镜头。正参观中忽听远处铃铛声声,不一会儿,一长队的毛驴车拐过山角鱼贯而入,车上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有的游客还频频向我们招手,显示出他们的高兴神态。随行的小何告诉我们,这是当地的旅游景观之一,被称为“驴的”车队,这一特色为景区增添了不少情趣。我也为这“驴的”所吸引,上去坐了坐,趁机拍了几张照片。

午饭后,我们一行到黄河边专门看了龙湾村遗留下来的大水车,还有百姓用来渡河的羊皮筏。那架水车高约5,在黄河水的推动下缓缓的转动,水车上的水斗在转动中汲满了黄水又倾倒在水车旁的沟渠里。村里人告诉我们,老辈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取水灌溉的。羊皮筏子过去只是在电影里见过,这次亲眼见到了实物。原来老百姓是将整只羊皮缝合处理后吹鼓它,类似充满了气的气球,尔后将十几只吹鼓的羊皮固定在木筏之下,这样就可以高高的漂在河面之上,人坐在上面就像坐在船上,可在黄河上漂来漂去。河边上羊皮筏子很多,皮筏子的主人在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去漂黄河,由于时间紧,我们想漂黄河的念头未能实现。

至今日我们的甘肃之行就要结束了,明天我们将返回北京,回顾几天来的愉快生活,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天来我们行程1500公里,所见所闻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脑中的知识,由此可见不行不知、欲知必行啊!

 

200791,星期六

今天晚上乘坐T76次列车踏上回北京的归途,我发短信向小庶司令员告别,特别向他表示感谢。小庶司令员发来短信,告诉我他在景泰县公务,不能前来相送。我们相约北京再见。

别了兰州,别了甘肃,别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欢乐甘南陇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