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老娘的“四不”要求》周志兴
  2008/1/25 12:44:14  周志兴  点击:1015

 

 

老娘够老了,1928年正月里生人,眼看就到80整寿了。

前几天,在大姐家看到老娘,一个念头突然蹦出来:老娘真的老了。

以前没有这个感觉,因为老娘的老娘还在,100岁了,老娘要伺候她的老娘,手脚不停,嘴也不停,老人赛小孩嘛,总要不断地忙乎老太太的事情。自从十月份把百岁老人送回了老家常州,老娘闲下来了,身体却好像大不如从前了,如果用简洁的语言来形容,就是“老态龙钟”,而这个词在我的脑中是从来和老娘不搭界的。

看到老娘这个样子,我脑海里总是浮现这样一个画面:她把我的手按在一个脸盆里,用热水为我泡手,以洗去寒风留在我手上的疮瘢。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到处疯玩,像个泥猴。回到家里,是老娘为我洗衣服,洗手,做饭。那时,没有什么感恩的心,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看到了老娘的老态龙钟,才会心中一动。

老娘是个苦出身。

她若干次地对我讲过,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姥姥二十几岁开始守寡,拉扯大四个孩子,老娘是长女,当时只有8岁,就要到工厂去当童工。她去的是一家纱厂,直到现在,每当看到纺织厂的纱锭转动,她还要比比划划地说,我当年如何如何。

因为苦惯了,所以老娘节省的很。常州人本来过日子就细致,有一个特点是这种细致的注脚,就是舔碗。常州人喝过粥后,要用舌头把碗上沾着的粥汤都舔干净,水平高的会把碗舔得干干净净,连洗碗的水都省了。老娘当然不会忘了本,她在很长时间里都保持了这种光荣传统。直到最近几年,也许是舌头功能退化了,才不干这活儿了。但是,节省这两个字,已经渗入了她的骨髓。

她吃的省。剩饭剩菜是一定不能倒的,哪怕有了醙味,也要吃下去。桌上掉得米粒儿是一定要捡起来吃的,西瓜是一定要啃得见了瓜皮的青白色才算吃干净的,万一到饭馆去吃饭,剩菜一定要打包,就连菊花茶配的冰糖也不能放过。

她用的省。冲厕所不能用自来水,只能用她放在盆子里的剩水,用舀子一点一点冲;洗衣机费水,就只用甩干功能;家具是一件舍不得丢,所以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家具济济一堂,当然,九十年代的家具都是子女们淘汰给她的。我给她买了一个空调,她做了一个布罩罩了起来,再热的天也不开。

她对我的要求也是节省,总是嫌我大手大脚。记得在外语附校读书时,我家住在还属于郊区的花园路塔院,市区月票两块钱,郊区月票两块五,老娘从来是要省下五毛钱,叫我走两站路回家。

老娘不但节省,而且勤劳。从来闲不住。先是带大了我们四个孩子,又带了孩子的孩子,像一支蜡烛,烧到了尽头还是闲不住。快八十岁的人了,她还不断地会给我们子女做些包子丸子之类的东西送来,有时冒着寒风,坐着公交车,送到我们的门上;她在家里不断地干活儿,有时还要上个梯子,搬个重物,还像年轻时。去年一年,因为从老家接来了百岁的妈妈,她又要伺候老老太太,给她做饭,给她洗澡,有时,两位老人还要为一些琐事怄气。

因为勤快,所以好管事,总爱对别人的事情评头品足,什么该这么做了,什么该不这么做了等等,常常管的别人心烦意乱。即便是子女,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也禁不住这般唠叨,也会产生些怨言。而子女的怨言带给老娘的,又转变为老娘的怒气。她本来脾气就不好,这样一来二去的,发火摔电话就成了经常的事情。肝火旺了身体就受影响。

和老娘闹别扭,实在不是子女愿意的,但是,又像锅铲碰锅沿一样,总是难免。

琢磨了这么些,这天我灵机一动,开玩笑似的给老娘约法四章,简言之是四不:

不要太节约;不要太管事;不要太干活,不要太发火。

这四个不都加了个“太”字,就是要在程度上有所限制,不是不节约、不管事、不干活、不发火,而是要掌握好度。

听了这四个不,老娘不吭气。我知道,她心里不以为然,但是,又不想反驳。对于她的性格来说,这已然是进步了。

矛盾归矛盾,子女对老娘是心疼的。为了老娘的事情,几个子女研究了好几次,决定还是由子女出钱为她请个保姆。尽管她不情愿,最后还是答应了。对于子女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胜利。

希望她能够在做到“四不”的同时,用好这个保姆,能够在生活上提升一个档次。

但是,她能做到吗?她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我们为她设计的新生活吗?我实在心中没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