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游记》袁小平
  2008/5/12 9:15:20  袁小平  点击:1073

人到岁数大了,真的很奇怪:有时昨天听到的事或说过的话竟记不起来了,而三、四十年前的一些事却依然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00八年一月回国,无意中翻出袁小平青少年时的诗集本子,一起读来竟还能令我们有血热情激之感。她问我可否将其中这篇《八达岭游记》寄给我们的同学好友党政,由其转交外附同学的纪念文稿征集组,倘能滥竽其中,或可令读者喷饭。

现将此文的背景做一简单介绍,以免各位读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时间:一九七六年四月四日清明节早六点。

地点:北京德胜门城楼下会集。

人物:(按年龄为续)胡晓义(西五班)、刘总路(新侨饭店职工)、孟昭沛(英五班)、袁小平 (英五班)、刘浙张(俄四班)、王方(新侨饭店职工)、李刚(俄四班)。

交通工具:每人一辆旧自行车。

目的地:八达岭长城。

因由: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那场旷世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已接近尾声。同年清明节前后,遭受了太多磨难的中国人民长期在心底思酝积蓄的愤懑与悲哀,终于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声势浩大的以天安门为中心的悼念活动,从而导致了“四五”运动的爆发。当时,新侨饭店的外附同学正是二十一、二岁的热血青年,一个个或积极踊跃,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那场政治风浪的漩涡。四月四日前后,饭店领导已经三令五申,严禁我们再去天安门广场抄诗词、送花圈。不知是谁提议去八达岭,借以宣泄心中的抑郁。那天阴霾密布,更是为此行平添了几分悲壮的气氛。

经过整整六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去时多为上坡路),中午十二点整到达目的地。尽管个个人困“车”乏,但能在长城之巅,指点江山,感怀时势,更觉得少年真情诚挚笃实。

光阴似箭,当年的恋人如今已是多年的夫妻,确切地说已进入人们称之为“老伴”的阶段。重读《八达岭游记》,当时情景又浮现脑海,历历在目。那执著、坚韧的精神,三十余年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现在我们的孩子已超过我们当时的年龄,对于我们当年的“壮举”,他们又能理解多少呢?

七六年四月四日,清明时节,与同僚幕友骑车去八达岭游。往返二百八十余里,一路兴致勃勃,归来余意不尽,作文以记之。

英雄年少,风流子弟,骑车同行,亦步亦趋。直奔北山之阿,长城之郭。可乎?路途迢迢,非女流之辈所能及。谬矣,丈夫气概女子躯,敢与男儿试高低。唯恐行为不检,遭世人非议,然专好与须眉结交,也有自家道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魄体,学豹之勇猛,效虎之凛厉,如骢之驰骋,似麋之敏疾。待温文尔雅,持闺中之天慈,且豪放不羁,怀少年之胆欲。赖众友相携,凭满腔志气,总路沿途尽全心照顾,阿方于路助一臂之力,浙张、晓义每每在前专侯,催促后来人奋起疾驱。

雾罩烟迷,风声鹤唳,栖鸟瑟缩,游子萎靡,萧然入目,寒阴浸骨,更上一层,登高远眺,不见长城万里,只得断垣残壁,襟吞崇山千叠,目览雾海无际。回首来时艰程遥路,唯见足下数几十米。唏!临此地此景,能不败兴伤情,感怀失意,更兼我前途缥缈,谁布下云障玄虚;双目瞑瞑,谁洒下烟尘雾粒。恰此时此刻,其必是徘徊歧路,怨天由地。哈!对景抒情,啸风叱雨,挟悲自慰,遇难无惧,苦中犹有乐,无悲自觉喜。愿乘长风来复返,天涯海隅由我去。心驰如飞马,车轮转不及,俯身冲下山,耳边风呖呖,回首半壁崖,胆寒汗嘘嘘。快及韶光华年,闯生路之艰险,探征途之崎岖。初生不畏死,青年正有为,若晓尽人生艰辛,已是白发斑眉,他日拄杖扶篱,方知荒诞之极。

雾絮连云棉,怎如我胸中千丝缕,长城跨州邑,难比我情怀长万里。为试真知己,只得长掩抑,掩抑难掩抑,忘情乎所以。休提起,珍贵在心底。曾誓绝识荆人,料迎难改书生气。罢!宁肯他人负我,任凭笑作痴愚,不管漂沦何地,断交只在于彼!

                                                                                            小平姐送李刚弟指正

                                                                                            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