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拾趣(10)》司徒双
  2009/5/15 16:17:55  司徒双  点击:1121

 

吴哥之行

2008年岁末的吴哥之行,是我们退休以来历次出境游中距离最近的一回(虽然北京距柬埔寨有几千公里之遥,但从西南边陲重镇昆明飞吴哥窟所在的暹粒,只需个把小时)。尽管如此,这次近在国门口的旅行对我们却意义非凡,因这是自071月的埃及、土尔其之行后的第一次出游,也是我们二人在这期间分别罹重病(乳腺癌晚期与心梗)后首次出国门,用事实表明我们已幸运地从鬼门关返回五彩缤纷的美丽人间,故而我们对这次出行的期待和感受非同一般,值得记上一笔。

可能因为近两年未出远门,这次准备出行之始,就犯了一个对“老江湖”来说,称得上是巨大的错误:在与昆明有关旅行社确认了赴柬全部行程并购得赴昆的折扣机票(不能退、换或易人)之后,临办签证时忽然发现老公的护照五个月前已过期,重办的一切手续最短需一周,唯一的补救办法是按时赴昆,再设法推迟赴柬的行程。经过一番紧急磋商,终于化险为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因祸得福,因为在昆明多逗留的一段时间,让我们与那里的亲人们有机会叙旧和更多交流,尤其是充分享受昆明丰富的地热资源——每日清晨起床后立即到附近泡温泉(水温40度左右),在偌大的温泉池中尽情游泳(水温30度以上)——这可是我们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难得的奢侈享受,以至于我们“乐不思蜀” ,吴哥之行结束后,又在昆明多呆了一周。临行前还再次造访云南省博物馆,与以前相比,感觉耳目一新,尤其是展品中西汉时期滇国精美的青铜器——称得上是镇馆之宝的牛虎铜案、四牛鎏金储贝器等百看不厌,也算是此行的意外收获吧。

121213点到昆明机场准备登机赴柬时,被告知我们乘坐的越南航空公司的航班晚点,等了一个多小时才上了飞机,40分钟左右抵达河内机场,换乘另一越航班机前往暹粒(Siem Reap)。在河内入境时极为混乱,因海关工作人员把过境旅客的护照统统收去盖章后,却不按顺序归还,每个人得设法在一大摞护照中找到自己那一本,耽误了许多时间,几乎误了转机。又过了约四十分钟飞机终于平安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柬埔寨暹粒机场。这是一个很小的机场,飞机就停在航站楼前,航站楼的建筑很别致,和我们此前见过的泰式风格相近(谁知我这一观点很快被导游纠正 ,他说是泰国学了高棉王朝时的建筑风格,而不是相反。史料证明他的话是对的,因为公元十二世纪左右的吴哥曾是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在柬埔寨入境时最意想不到的,是海关人员边检查护照,边对我们用纯正的汉语念叨着:“钱,钱……” ,如果你还不明白,他会举起一张钞票在你眼前晃悠,不过只要你装傻充愣,不予理睬,他磨蹭一会儿,也就放行了。当早已在机场迎候的中巴即刻把我们送到酒店安顿下来之后,大家对这个名为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的四星级旅馆很是满意(房间宽大,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宁静)。在这里几天的伙食也很不错,不但每个正餐都换地方吃不同的风味,且时而伴有柬埔寨民族风格的演出。可能每年以超过十万人速度增长的观光客从世界各地涌入,使这个总体上仍穷困的第三世界小国,在接待水平上并不比别人逊色。唯一不尽如人意的,是景点的路况(大部分是土路),导游笑称这是《按摩路》 ,因为一路上摇晃不停,他还补充说:“我们这里的《高速路》,是高《树》路(路旁的热带树都长得很高);《柏油路》 实际是《薄》油路……”

在记叙名胜之前,先说一点对“吴哥窟”这个名称的看法:仔细推敲之后,我认为三个字中有两个不妥,首先,Angkor 的音绝不该译成汉语的“吴”哥,而应为“昂”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多半由于最初译成了粤语(粤语的“吴” 发“ang 的音),顺势转成了普通话之故。 其次, Angkor”在高棉语中是“城市”之意(由梵语nagara而来),“Wat (法语用“Vat”)是高棉语的“寺”、“庙” ,所以“Angkor Wat 的正确译法应为 “寺庙都城” 。再者,这里的庙宇都建在地面或山上,没有如莫高窟那样的洞穴,何以译成吴哥“窟” 实在费解。实地参观后才知道,所谓“Angkor Wat” 专指“小吴哥” ,亦即通称“吴哥窟” ,而 ”Angkor Thom” 则被称为“大吴哥(城)” ,因为“Thom” 是高棉语“大” 的意思。个中详情下面会一一道来

回想第一次对吴哥有比较深的印象, 是在巴黎卢浮宫艺术学院听过一个有关的讲座,介绍1858年(有说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 Henri Mouhot)如何受巴黎地理学会委托,到柬埔寨进行考察,进入丛林采集标本,在披荆斩棘之后,偶然发现被参天林木掩埋了数百年的失落的古文明……,从此吴哥的尖塔,高棉王朝盛世的辉煌,撼动欧洲,震惊世界,故而在我的印象中吴哥在西方更负盛名。不久,在以亚洲艺术品收藏最丰著称的巴黎集美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些吴哥雕塑珍品:比如一尊高棉中兴时期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公元1181—1220年在位)的头像,双眼低垂,眉宇之间透出无与伦比的宁静与安详;还有大厅里一尊巨大的七头蛇神那迦(Naga)的石雕,它高昂着头,身体延伸为桥的护栏,神魔的手正拉着它的身体,“搅动乳海”……。这一切在引起我对吴哥文明极大兴趣的同时,也激起我无比的愤慨,因为就在这同一座博物馆里,有被法国“探险家”伯希和(Paul Pelliot)声称从敦煌“购得” 的,实际上是从王道士那里连骗带偷来的敦煌藏经洞里的无数珍贵文物,由此我可以想象到,自1863年便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直到1955年才完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柬埔寨,多年来是如何听任殖民主义者把吴哥最精美的石雕硬切割下来移植到巴黎集美博物馆的。无独有偶,这次吴哥之行中获悉,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Andre Malraux1923年与妻子游览吴哥的斑蒂斯蕾寺时,竟然将左侧南塔上的“丽华塔”最美的女神雕像从壁龛上切割下来,试图偷运回国,据为己有,幸好这些国宝在海关被扣下,物归原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堂堂的大作家对自己的强盗行径不但毫不感到羞愧,还用文笔加以美化,并动员文艺界的朋友为他洗脱罪名,后来还当上了法国文化部长(19581969年)……,凡此种种都令世人认识到铲除殖民主义影响残余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多年的战乱也给文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1992年吴哥遗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也被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号召世界各国为保护吴哥古迹出力,有不少国家响应并主动承担起一些修缮任务:如瑞士与柬埔寨合作建立的斑蒂丝蕾寺的排水系统,德国的仙女保护工程,日本维修队完成的吴哥窟周边廊内北藏经阁的恢复工作等。这次我们亲眼目睹复原后的周萨神庙,那是中国文物局派出的古迹修缮队经过十年的努力,将原来的废墟一点点全部恢复原貌的(旁边有个展览,用图片表明整个过程)。特别是自1908年,法国远东学院就已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 由于世界各国古迹维修专家的共同努力,2004年柬埔寨迎来了超过一百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同年七月四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吴哥古迹从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除名。

如果单以时代的久远衡量,吴哥古迹在世界著名的古文明中并不占优势,不但与公认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没法比,就连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约公元四至九世纪)也在它之前,因为从877年因陀罗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公元877—886在位) 登基后才建起的最早的罗洛斯旧都,到1431年王朝迁都金边,次年吴哥被遗弃,整个古迹的兴衰覆盖的是公元九到十五世纪。当然,评价的标准絶不仅是时间这一项,更重要的是看该古迹在历史、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和地位。从这点看,吴哥古迹非但不逊色于其他我们已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令所有见过它的人为之倾倒。例如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这些惊人的古建筑群的亨利·穆奥,在所著的《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坠入蛮荒……”

 

现在就让我们简要解读吴哥之美。

一,罗洛斯遗址——距暹粒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罗洛斯一带,曾是迁都吴哥新城之前的旧都,目前仍伫立的三座庙宇按建造顺序依次为普列科寺、巴孔寺和罗蕾寺,均由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修建于九世纪晚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这三处建筑群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日后建造的无比辉煌的吴哥窟的前身和原型,是遗址中的遗址,废墟中的废墟。

普列科寺为王室宗庙,由六座砖塔组成,前排三座较大,面朝东,分别纪念高棉王国的开君主(中央最大的那座)和其后的另外两位国王。后排三座面向西的分别纪念前面君王的皇后。由此证明吴哥王朝的父系崇拜超越对母性的崇拜。尽管朴素简单,漫步其间,令人感到一种开国的庄严。更重要的是在吴哥的建筑史上,正是从这里开创了以砖石为主的建筑风格,故而这些庙宇至今犹在,而那无数木结构的豪华宫殿都已荡然无存。寺前有三头牛的雕刻,虽有些磨损,但意义非凡,因为它们是印度教主神湿婆(Siva)的坐骑 (Nandi),是神牛,普列科寺就是“圣牛庙”之意 (进入寺庙前,先对三头圣牛顶礼膜拜)。

巴孔寺在罗洛斯遗址中最为壮观、典型,并对后代的影响深远。虽与普列科寺为同一国王所建,但风格迥异,前者是坐落平地的六座红砖塔,为的是纪念祖先,平实之中有一种静默的伟大。巴孔寺建造的目的却是供奉神灵,当时印度教已成为国教,它相信宇宙的中心是一座须弥山(梵文Sumeru),因此这是当时国王修建的第一座“圣殿山” Temple Mountain),以五层逐渐向上缩小的平台构建“山” 的形象;第一层平台几乎成正方形,每边约65,第五层则只有20宽,整体造型与最早的埃及金字塔—— 被称为“台墓 (Mastaba)”的六层平台结构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巴孔寺最高一层平台中央还建造了一座15的高塔,轮廓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盛行的哥特式教堂的尖顶,旨在把信徒的视觉引向对崇高的神灵的向往,也体现印度教对山的崇拜。巴孔寺被视为吴哥窟的雏形,是因它具备了其全部建筑特点:护城河、引道、参道、藏经阁,五层平台、山形塔、浑圆厚重的雕塑等。

罗蕾寺修建的时间和普列科寺相近,风格相同,但仅有四个砖塔,估计是因是后来修建的国王决定迁都吴哥,未完成最后两座砖塔的建造。其另外一个特点,是国王曾决定在罗洛斯兴建一座大水库,并在水库中央东西中轴线上堆起的小岛(土堆)上,建罗蕾寺,因此它是个“岛庙” 的形式(寺前的几级台阶说明当日岛庙的高度)。还有一点足以引起游人兴趣的,是在整个吴哥古迹中,罗蕾寺与人的关系最亲近,它没有围墙,老百姓的住家就在边上,生活连成一体。我们漫步到寺庙的西边,就见一处佛教徒的高脚屋僧舍,里面有僧人修行、作息。

 

二,城东及周边遗址:

东美蓬寺约建于953年,是一座红砖石塔风格的五座塔林,主祭印度教中拥有无比力量的破坏之神­——湿婆神,寺的四方都有雕刻的大象,因为它是湿婆神的守护者,其次,遍布的石狮雕刻也使寺庙更显威严。值得注意的,是几座假门上的湿婆及印度教众神的雕刻和浅浮雕。这种假门风格以后发展到极致(如在斑蒂丝蕾寺),成为吴哥建筑特点之一。

变身塔约建于961年,与上面的寺庙修筑时间相差不到十年,且处于同一国王统治时期,故风格相同:三层平台相叠,最上层平台上,耸立着五座尖塔,四座较小的位于四方,中央最高的那座象征须弥山,表明此时“神山塔林”的建筑形式已较成熟。变身塔的火化亭据传是国王死后火化的地方(印度教主张火化,让肉体归于虚无,做好轮回的准备,至今柬埔寨仍有此习俗)。

斑蒂丝蕾寺约建于967年,地处吴哥古迹最偏远之处,但其雕工最美,绝不能错过。据说是由一位身居高位的大臣所建,为了不超越国王神庙的高度,这里没有雄伟高大的建筑,只有平缓舒展、小巧玲珑的庙宇(正门入口的高度只有150公分),山形墙却显得特别大且最为知名,因为第一次将神话故事刻画在上面。在坚硬的砂岩楣石和山形墙上,工匠如雕凿木头一样刻出层次分明、线条纤柔的精细图案,浮雕几乎装饰着每一寸表面,令人目不暇接,不论是三角门楣、石壁或窗楞、都雕刻得一丝不苟,可谓巧夺天工,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主殿、两翼侧殿和丽华塔壁上的女神雕像,更是精美绝伦(丰满的双乳应传承自印度,娇美的面容及优雅的姿态楚楚动人),其中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的一尊(是指一种对美的赞颂,实际上难以将二者加以比较),公认为整个吴哥古迹中最美丽的雕刻(甚至胜过吴哥窟里的女神雕像),斑蒂丝蕾寺也因此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石” 。记得参观时导游说这里叫“女王宫” ,当时有点疑惑,吴哥王朝从未有过女王,也未见有宫殿,何来此名?回来看资料才明白,是法国人于1914年左右发现这处精美的建筑群时,因其格局的小巧,装饰的华丽,尤其是女性雕像的妩媚,便想当然地认为是古代吴哥王朝嫔妃居住的宫殿。不过该寺的名字斑蒂丝蕾(Banteay Srei)在柬文中确实是“女人的城堡”之意,一般认为其由来是它的规模和尺寸比吴哥古迹其他建筑为小。后来考古学者根据奠基石碑铭文确定,这里是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神的庙宇。

塔玛侬遗址(约十二世纪早期),因部分建筑已坍塌,故称遗址,但主殿仍在,且以其气度展现出一种大家风范,最可贵的是中央主塔四周的丽华塔女神,其姿态和深雕的技法和斑蒂丝蕾寺的女神像如出一辙,面带微笑,整体造型雍容华贵。略有不同的是,斑蒂丝蕾寺的女神腰更细,体态呈较大幅度的S 型,比较接近印度艺术充满性感的女性体态,而塔玛侬遗址的女神显得更为健壮,稳稳站立的姿态给人以庄重感,尤其是厚厚的嘴唇明显是东南亚女性的特征,可见工匠已逐渐把印度艺术本土化了。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精致的雕塑,塔玛侬遗址也被人称为“吴哥艺术的珍珠”。

塔高寺(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其特点可归纳为雄、奇二字。雄是雄伟,标准的方正格式,中间是五座尖塔,高耸入云,无比壮观。奇特之处在于,这座庙的主体完工之后竟被遗弃(有说因遭雷击,被视为不祥之兆),是吴哥遗址中唯一完全没有雕琢装饰的庙宇,一块块裸露堆砌的巨石,如初胚一般,展示了建筑本身的材质和结构的魅力,以及吴哥建筑“先堆后雕”的技法,为吴哥建筑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与那些布满华丽繁复的装饰的建筑相比,塔高寺显得单纯而粗犷,有一种雄浑的气概,一种独特的未竟之美。

宝剑塔(约十二世纪:1191)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父王的赫赫战功而建的寺庙,俗称“父庙” ,长800、宽700的围墙环绕着方正的庙宇,格局一如皇宫。入口处两排“搅动乳海”石雕,比上面介绍的巴黎集美博物馆所见破损得多,但仍气势恢宏。塔门前手持宝剑的将军威严刚猛,呼应了宝剑塔的名称。 通往主殿的路上,有一个不小的圆形石柱,放在一座像盛水容器的方形石板上,这是印度教的圣物“林迦”(Linga,男性生殖器),下面的则是“优尼”(Yuni,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这类石雕在吴哥随处可见,体现了常见的古代民族的生殖崇拜,也可由此推断已改信佛教的七世,对印度教仍抱宽容态度。在主殿后面还有一座不寻常的、由两层廊柱构成的地中海式“藏经阁” (也有说是供奉宝剑之地),是整个吴哥古迹中唯一见到的欧式风格建筑。

塔普伦寺(约十二世纪:1186),阇耶跋摩七世为祭奠母亲而盖,俗称“母庙”,以面积而论,远不及宝剑寺,但幽深清远,门旁壁间的仙女(梵文Apsara)浮雕温柔端庄,更彰显了这里的女性风格。但使这座小庙宇成为游客必造访之地的,是当初修缮者决定:大部分吴哥古迹将予以修复重建,唯独塔普伦寺基本保持发现时的模样,让世人亲眼目睹热带森林如何在庙中大行其道,感受参天古木缠绕千年石墙给人的震撼,捕捉到许多不可思议的特写镜头:比如大板根丛庙墙下一直长到屋顶,只能透过树根缝隙瞅见壁上浮雕的样子;石墙在两棵不同方向大树的作用下开裂;一座好端端的庙顶上忽然冒出一株大树来。不过最令塔普伦寺名声大燥的,是不久前好莱坞曾用这里做影片《古墓丽影》(或《古墓奇兵》 )的外景地,于是乎每个游客都要在女主角罗拉(由Angelina Jolie主演),从一棵空烂树的树根下,尾随柬埔寨小姑娘走进一个门洞的地方拍一张纪念照……。塔普伦寺后面有一座小小的砖石塔,是著名的“拍心塔” ,站在其中,弓手拍自己的胸脯,会听到极大的回声,犹如母亲遥远的呼唤,可以舒缓心中的郁闷……。

达松将军庙(约十二世纪),相传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吴哥王朝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达松” 而建,这座小庙(寺中主体部分仅20 x 30)特点类似塔普伦寺,尤其是整个西门(即后面塔门)两侧和顶端完全被古树根缠绕,也分不清是石块为门抑或是古树为门。

龙蟠寺(约十二世纪末,台湾人多音译为“涅槃宫” ,“Neak Pean 意为“两条蛇的盘踞” ,古代东方神话将蛇演绎为龙,故而译为龙蟠更为恰当 ),为阇耶跋摩七世所建,其建筑形式在吴哥古迹中独一无二,是一座建在一个大水池(宽70)中的岛庙,大水池的四方各有一个25见方的小水池(可惜如今已经干枯),各有狮(南池)、象(北池)、牛(东池)、马(西池)四座雕像(只有东池牛头不知何时被改为人头),全部作张口吐水状(实际是个流水口),四座雕像分别代表火、水、土、风四种生命的基本元素。岛庙的主体是一座14的圆形祭坛,台基共七层,逐渐向中心点缩小,七层之上是一座巴扬风格的主塔,里面有几座观音菩萨像。最下方有一条龙蛇盘绕,故而得名。龙就是印度教中的神蛇那迦, 有伟大的魔力,建龙蟠寺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当时的人相信这里的水是圣水,只要让它从上述雕像的口中流出(按不同的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的雕像),便可治病。寺门正前方的飞马救人雕像,表现的是释迦穆尼将苦难的百姓从大水中救出的佛教故事,可惜已相当残破。不过据导游介绍,该寺当初已完全被丛林吞没,成为一片废墟,如今能恢复到这个程度已属不易。

巴肯山(公元十世纪初:907)耶输跋摩一世国王(Yasovarman I,公元889910 在位)有一天登上了巴肯山,欣喜之余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旧都罗洛斯,在巴肯山以北(400左右)建新都城,即大吴哥城。其实巴肯山不高,只有67,但比起旧都罗洛斯那片河岸边的冲积平原气势就壮观多了。从山顶上的寺庙,可以俯览全部吴哥王朝最重要的建筑。除了高度之外,巴肯寺的大气还依仗它的塔林的密度,因为它是典型的“多塔林” 风格:除代表弥须山的中央主塔(前面有象征父系生殖器的林迦石柱)外,五层平台及四周还环绕着大大小小的石塔、砖塔,总共108座(108 是印度教宇宙秩序的总和数字,也常被佛教沿用)。每到傍晚,游客便从四面八方的景点涌上巴肯山,黑压压的人群争先恐后,为的是在山上找个好位置观看日落(最好是西北角的塔林前,没有遮挡),但是攀爬并不容易,山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说,平台之间的石阶又高又陡,险象环生。我们上山的那天多云,没看到传说中那么辉煌的日落,却见识了那成千上万游人奋力攀登古迹的壮观场面,令我们不仅为游客的安全担忧,更心疼这种日复一日的践踏古建的“野蛮” 攀爬对遗址的损坏……。

 

三.大吴哥城(Angkor Thom)占地9平方公里,是九至十五世纪吴哥王朝最长久的国都。创建了吴哥史上最大版图的阇耶跋摩七世国王,于十二世纪规划了完整的新都城“大吴哥” ,这座据说是当时东南亚第一大城,有一百万人口之多,也是那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资料记载,同期的巴黎与之相比,人口还不及它的三分之一)。这座正方形格局的城市周围,有宽达百米的护城河。护城河内,是一道每边长三公里、高八米的城墙。共有五座城门:分别是南、北、西、东及东门左侧的胜利门。保存最完好的南门象征快乐安祥,是目前游客参观大吴哥的入口。还未进城,来到那宽阔的护城河上的通衢大道——面对南城门的著名“搅动乳海”桥 ,就已经大有看头。吴哥到处可见搅动乳海的神话,但以此处的雕塑气魄最宏大。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纪描述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印度教则通过“搅动乳海”的神话表达对创世纪的看法:主善的天神与代表恶的阿修罗(梵文Asura,古印度神话中一种面目丑恶的鬼神,常与天神作对),紧抱有七个头的巨蛇神那迦,用它的身体搅动乳海,由此化生许多天仙Apsaras及世间万物……。在南城门的“搅动乳海” 桥两侧各有27尊高七尺的蹲坐石像,面对南门左侧雕的是天神,右边面目狰狞的是阿修罗,他们双手紧握长蛇,正在搅动乳海。总共54座石神,代表当时吴哥54个省份。在众天神与阿修罗像前,各有那迦蛇神高昂的七个蛇首,如孔雀开屏般展迎在桥头,气势非凡。尽管许多尊雕像的头部被盗,不得不以复制品替代,但饱满的立体石雕群,如同埃及连接卢克索和卡尔纳克两座神庙的“公羊之路”(巨石雕就的公羊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列在神道两旁),整体上产生一种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待来到城门脚下,抬头一望,更有意外的发现:原来这个并不宽的城门(刚够一头大象通过)呈尖塔状,塔的下部(门楣之上)竟然是阇耶跋摩七世国王的巨石头像(尖拱顶正好成为他的华冠),此时他已信奉佛教,慈眉善目的面容与观音菩萨无异,且具四面,表示佛的光芒普照四方……。这种别出心裁的城门造型,所传递的是“天人合一” ,“君权神授” 的理念。城门两侧各有一尊三头石象,虽有些残破,但那拖到地的长长的象鼻的垂直线条,增强了整个构图的立体感,使城门显得更为威严雄伟。

巴杨寺(又称巴戎庙,约十二至十三世纪)是阇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位于大吴哥的正中央,总共有49座尖塔,每座都为四面佛雕头像形式(实际是七世把自己佛陀化),加上五座城门的四面佛雕像,总计54座宝塔佛雕,216张佛面。这二百多张三米高的大头像面部表情都祥和宁静,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大部分作微笑状,尤其来到主塔周围的宝塔群,漫步在16座宝塔、64面巨型石雕头像之间,感觉处处被微笑包围,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微笑的拥抱之中……。游客至此通常会找被人们称为“高棉的微笑” 的那尊笑得最开心的面庞,我猜想是绕过中央宝塔,在东北方与平台同高的那尊,只见那微睁的双眼低垂,嘴角上扬,笑得十分灿烂,那微笑包容爱恨,超越生死,穿透时空,一直传递到后世,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令世人为之动容的、标志性的表情(我们在柬埔寨不是时常看到人们这种可爱的微笑吗?)。

巴杨寺的另一个看点,是它的内外两层回廊的浮雕,总长1100:我想是绕过中央宝塔,在东北方与平台同高的那尊,。内层回廊刻画的是神话传说,因有屋顶遮盖,保护的较好,但做工比较粗糙。外层回廊记录百姓生活,雕工较细,可惜因为完全裸露,风吹日晒雨淋,损毁严重,但仍给后世留下不少当时民生百态的生动画面,如小偷盗窃、下棋,美容美发,下馆子等等,不一而足。

国王宫殿(约十世纪晚期)为罗仁德拉跋摩二世所建(Rajendravarman II,公元944—968年在位)。昔日木结构的皇宫已不复存在,仅存一座三层台基、金字塔型的宏伟庙宇,因为高耸入云,也有人称之为“空中宫殿” 。宫殿最上层的塔庙崇拜的是蛇神那迦,传说它是女身,国王每晚都要登塔与这条九头蛇精交媾,否则国家便会遭难……。

斗象台(以下均为七世时期所建,约十二世纪),顾名思义,这是观赏斗象的地方,南北长50,东西宽4,是个首屈一指的检阅台,站在上面向东望去,是比斗象台大百倍的广阔空地,再其后是无尽的丛林,大有君临天下的气势。据说这里过去不但是观赏表演的地方,古吴哥国王还在此接见外宾、举行朝仪……。柬埔寨产大象,是重要的运输和娱乐工具。神话中它是湿婆神和国王的坐骑。斗象台阶梯旁的大象雕刻三头一组,头戴华冠,长鼻低垂到地,卷起瓣瓣莲花,其实它的身体只是石块的堆砌,只因突出了象鼻的造型,就抓住了大象的基本特点。由斗象台往北,就是麻疯王阳台(传说吴哥王朝中,至少有两位以上的国王染上这种可怕的疾病),这里的佛陀雕像是复制品,真迹收藏在博物馆里。可看的是阳台墙壁上密布的雕刻精品,这些势如排山倒海而来的立体风格浮雕分为三个主题:自上而下首先是以菩萨的坐姿呈现的威武将军,他们手持驱魔斩恶的刀剑,威严如中国的怒目金刚;中间一层是美丽的仙女,她们比别处的更为丰腴饱满;最壮观的是下面那层佛教的护法七头蛇神那迦的雕像,最大的蛇头位于拐角处中央,两侧各三个渐小的蛇头依次向斜后方延伸,呈扇形展开,那七张猛开的大口,着实具威慑力。七头蛇神那迦的雕像在吴哥十分常见,但多损坏严重,这里的相对保存完好,值得伫足观赏。

十二生肖塔位于斗象台对面,是一字排开的十二座红砖高塔,很是醒目,所代表的十二生肖与我国的一模一样。最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塔当初竟用于审判,办法是把不肯认罪的犯人,关入与其生肖相符的塔中,里面有蛇虫毒物,数日之后如全身而退,说明无罪,如只有轻伤,表明罪恶不大,死在塔中的自然是罪大恶极,这样荒唐的定罪办法实在是闻所未闻,幸亏早已无人沿用,但这一带仍称为“古代法院” 。导游还告知这些塔之间可系绳索,供艺人表演走钢丝……。

 

四.吴哥窟(小吴哥),距大吴哥城两公里,由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Suryavarman II,公元1113—1150年在位),这位国王将吴哥建成当时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并举全国之力,花了三十余年时间,建成这举世闻名的世界上最大的神庙。

吴哥窟是庙宇,供奉的是印度教天神毗湿奴 (Visnu,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万物生长的护佑者与生殖之神),同时也是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因为印度教相信君王是毗湿奴的化身,死后还要回到须弥山,与毗湿奴合二为一。有学者认定这里是皇陵的另一原因,是吴哥窟是整个吴哥遗址二百多座庙宇中,唯一坐东朝西、面向日暮的建筑(印度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但也有人说是因为东门太靠近暹粒河……。 

小吴哥总建筑群占地24公里长,8公里宽,是吴哥王朝全盛时期遗留下来最宏伟的都城。参观者一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面宽达190、长1300的护城河,走过跨度190的护城河长堤,再沿着笔直的石板引道(长475,宽9.5)前行,远在漫漫长路尽头的庙宇群越发显得神秘、雄奇,设计者成功地利用空间的无限,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永恒之感。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其布局包括高棉寺庙的两个基本部分:祭坛与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耸立着五座宝塔,按五点梅花式排列(最高的在中央,其余四座在四隅),象征须弥山的五个山峰。宝塔之间由回廊连接,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成为吴哥窟建筑的特色。终于来到引道的尽头,此时千万别忙着进庙参观,因为这里引道的两侧各有一个约百米见方的水池,上午可见整个吴哥窟在水中的倒影,五座错落有致的宝塔与前面长长的规整的回廊,构成一幅无比宏伟壮观的画面,难怪如今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

       到了正中门廊,并不径直去向主殿,而是走进右侧回廊,看南塔门下吴哥窟供奉的的主神毗湿奴雕像(此像原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神庵内,国王改信佛教后安置于此)。难得雕像头部仍然完好(吴哥大部分雕像头部被盗),作为毗湿奴神标志的八隻手臂(一边四隻)也在,只是所握的八件法器(如铁盘、金锤、海螺壳、水莲花等)不见了踪影。吴哥窟中庭的回廊门洞,装饰着各种精美的石柱窗以及天仙雕像(Apsara即敦煌的飞天,不过在此的都是站姿),此时要特别留, 意那尊露齿而笑的仙女,因为整个吴哥窟三千尊天仙雕像中唯有她露齿。

       瞻仰吴哥窟的主塔前,首先来到建筑在高出地面3.5、全部以回廊形式建成的第一层平台上,回廊全部装饰浮雕,这全长800的浮雕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而且是最美的之一,分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不同的内容,大致上包括神话(比如印度教两部最重要的史诗经典:《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传说(如《搅动乳海》的创世记传说)、历史、战争(如苏利耶跋摩二世率领精锐部队与占婆人激战——占婆为现今越南中南部古国)等等。鉴于吴哥文字记录早已消失殆尽,吴哥窟的建造者用艺术的形式予以替代,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阅览属于这个民族的传说与历史。这一表现从天堂到地狱、帝王到百姓、神仙到鬼魅、人到动物生活的鸿篇巨制,尤其是雕刻的精美和保存的相对完好,成为世界级的珍贵文物。之前人们往往惊叹五百年前,米开朗杰罗将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记》,图绘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天蓬上,殊不知八百年前高棉的无名工匠已在吴哥窟的巨石浮雕中,将印度两大史诗刻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所有这些精美的雕刻让吴哥窟赢得了“雕刻出来的王城”的美誉。  

登吴哥窟不易,要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层平台的攀爬,阶梯的陡度大致为70度,已接近极限。主塔位于第三层平台之上,高65,呈莲花瓣状,雄伟而秀丽,足见这时印度教三层台基式神殿风格已发展到完全成熟阶段,并与吴哥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精湛的艺术殿堂。而被林木淹没了五百多年非但没有使它减色(虽然有不少损坏),反而给这座丛林中的众神之城

增添了许多沧桑感,令人倍加珍惜,尤其让世人重新认识高棉王朝盛世的辉煌。国无论大小,历史不论长短,只要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都应该受到尊敬。

       顺便提醒一下,吴哥窟主塔四面都可以上下,但惟有南面阶梯石阶边嵌有一道铁扶栏,比较安全,那是数年前一对法国夫妇登上主塔,下塔时妻子不慎失足身亡,为了防止悲剧重演,丈夫出钱修了这个扶手。

五.洞里萨湖,来暹粒瞻仰吴哥古迹的同时,必定要到洞里萨湖一游,因为只有来到这里,才能认识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才会对当地人的生活状况有真实的感受。

正如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洞里萨湖也滋润了吴哥文明。在柬语中“洞里” 是海,“萨” 为淡水。最不寻常的是这个湖的面积随季节大幅度改变:每年旱季(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湖水退流入湄公河,水深不到一米,湖的面积仅有三千多平方公里。但到了雨季(五至十月),湄公河水倒灌入湖,水深涨到三米以上,湖面可达一万平方公里,此时沿湖的农田和林带沦为沼泽,多亏湖水退去后留下的有机物,来年旱季这里就变成肥沃的良田(酷似尼罗河定期泛滥给当地农业带来的好处)……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养活了众多靠湖为生的子民,据悉柬埔寨有近40% 的人口依赖大湖生存。我们游湖时虽是旱季,湖面给人的感觉仍十分宽阔,望不到边,只是一到湖上就闻到一股腥味儿,导游还起劲地向我们介绍当地人特别喜爱的美食——臭鱼,我们也目睹渔民如何将捕来的鱼放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将它们打“臭” 为止,估计外来人不容易欣赏这种美味。还有一种别处不多见的景象:水上鳞次栉比的高脚屋,四壁和顶棚都用棕榈叶搭建,旱季通风凉爽,雨季避免潮湿,是一种典型的因地制宜的民居。对我们这些一辈子生活在陆地上的人来说,很难想像这麽多人如何终日在水上打发时光,其实他们已习以为常:比如小孩子玩耍,是每人坐在一个木盆里在湖中戏水,上学的儿童有船上学校,购物有船上商店,还有送货上门的船家,甚至有船上教堂,可以说应有尽有。不过从总体来看污染严重(尤其是旱季),联系到一路参观时所见到的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百姓的生活情景,与他们的祖先留下的无比灿烂的文明形成极大反差,可惜这是相当一部分文明古国令人心酸的现状。

翻阅资料时还读到一个有意思的史实,原来吴哥窟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应该归功于一个叫周达观的中国人,他是元朝元贞年间被派到真腊国(吴哥王朝时的国名,即后来的柬埔寨)的一位使节,1296年抵达吴哥,此人虽名不见经传,但回国后写的一本《真腊风土记》 却意外地成为目前唯一一本记录古代吴哥的书籍,其中有吴哥盛世最详尽的记实:包括城郭、宫室、村落、服饰、语言、山川、习俗、传说等等(连洗澡、产妇都有提及)。旅途中周达观已经见到吴哥的富庶,进入吴哥王城时更惊叹其金光闪闪的庙宇之雄伟(当初的金箔如今已被岁月磨尽,但他描述的建筑轮廓和规模与我们今日所见仍惊人的相似)。这本书在1819年被译成法文,引起法国人寻找吴哥城的浓厚兴趣,最终导致吴哥窟的发现(“发现”之说现在也颇有争议,觉得这种提法有殖民味道,因吴哥文化一直存在)。1902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前面提到的那位掠走大量敦煌文物的“探险家” )再次翻译了《真腊风土记》,进一步推动了吴哥文化的研究。现在去参观吴哥窟的法国人还几乎人手一本《真腊风土记》法文本,相比之下,作为近邻的中国却没有对自己人写的这本书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但另一方面,周达观这本堪称小型吴哥百科的游记,对没有文字记载的吴哥历史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由此可见我国文字的伟大,它不仅造就了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传承五千年至今的美誉,还顺带帮了邻国的忙,值得骄傲。

回程仍乘越航经河内飞昆明,在河内停留一夜让我门对越南首都有了一点粗浅的感性认识:市内马路宽、汽车少、摩托多、路灯暗;马路两旁的电线杆上密密麻麻地乱缠着许多电线,导游称之为“意大利面条”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曾在上海留学的导游,分秒必争地向我们推销他自家经营的当地特色食品,生意红火,可见越南现在的市场经济也很活跃;不过越航上提供的餐饮可不敢恭维——竟然让我们先后吃了四顿不给食欲的样版饭! 1222由昆明返京,23日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女远涉重洋,回家来和我们共渡圣诞和新年,給我们的08年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在阖家欢唱卡拉OK的歌声中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9年!

 

                                                                                       

                                                                                               2009-2-23 于方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