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6年6月,带儿子到美国定居的,水牛城是我和儿子在美国生活的第一个城市。 本来初来乍到,再加上我的英语也不好,生活的空间非常狭小。随着我们小区里又搬来了一户中国人,女的姓胡, 就叫她小胡吧。她非常好客, 她们全家是拿着加拿大的公民,来美国工作的,她在家看儿子,跟我一样,当全职太太, 一来二去,我们两家人混熟了,小胡告诉我,她参加了水牛城华人社区组织的合唱团,每周三晚上,去中文学校练习唱歌一次。本来,我对于参加合唱团没有兴趣, 再加上我不会开车, 哪都去不了。
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我用搭车的方法,跟着小胡也参加了水牛城华人社区组织的合唱团。合唱团的成员都来自水牛城的华人,也有来自台湾的华人。指导声乐的老师叫张毅, 他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的,钢琴老师叫黄兰,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学员也就20多人,年龄跨度很大,以40岁以上的人为主。 虽然学员的歌唱水平不高,可是张老师指导的非常认真。 也跟着他们学会唱了几首歌。 合唱团的团长, 主要是义务为大家服务,每周都用EMAIL,通知大家合唱团的练歌时间,这样, 也给自己的信箱多了几封邮件, 参加合唱团唱歌,也逐步认识了几位合唱团的成员。
我们练歌的地点就是在水牛城的中文学校。 每周练歌,就是为了在一年一度的水牛城华人联谊会举办的春节晚会上,做一次汇报演出。有时,也参加母亲节\中秋节的华人演出。 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合唱团的节目排在第一位。 每次正式演出前,要彩排,大家都穿着合唱团指定的演出服,那时刻还是挺神圣的。
合唱团里有一个中年妇女,她患有癌症,医生说她活不过五年,本着让自己放松的精神,她参加了合唱团,一唱就是6个年头, 据说现在癌症也得到抑制,整个换了一个人。唱歌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延长人的寿命,特别是老年人,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下来后,参加合唱团,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增加自己的肺活量,也可以通过参加合唱团这种松散的组织,结识一些新朋友,在异国它乡,找到组织的感觉。
他们告诉我,一到夏天\冬天,中文学校就停课了,合唱团也没有了活动场所,也放假了。 好多的合唱团成员,家里都是大房子,都要利用暑假期间,以开派对的形式,邀请合唱团的成员,到家里吃饭\唱卡拉OK。 这样,你就可以亲近每个合唱团的成员了。
合唱团这个特有的群体,也有它的吸引力,吸引着好多华人\那些爱唱歌的人参加这个组织。
两名音乐老师,也通过合唱团的窗口,向大家教授一些音乐的普及知识, 还组织大家去水牛城的音乐厅,看交响乐团的演出,在音乐的氛围中,让人们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放松下来。
我也有幸搭乘小胡家的车,去水牛城市里看了一场交响乐。 我才发现,平日里人流稀少的美国人,都来到了音乐厅。 美国人喜欢去音乐厅,还真是名不虚传。 在国内,我只看过两次音乐会,我好像不怎么懂音乐。
其实,我在国内时,也参加过两次致公党组织的合唱团, 组织极为松散,只是演出前夕,才请手风琴老师跟大家和练, 只是为了在政协礼堂的演出。 来到美国,才发现这个合唱团还比较正规的, 有声乐老师教唱,有钢琴老师伴奏。 从唱歌的角度, 喜欢声乐的人来说,这种合唱团比致公党的合唱团还正规些,学费很低,半年才教50美元,场地就是中文学校的地址, 是不用付房租的。 所收的50元,是付给两位老师的讲课费。
合唱团的生源不是很景气,大部分都是中年人,自己的孩子大了,家里事情不多,到合唱团唱歌,找找归队的感觉。 合唱团每年也放暑假\寒假,当学生放假时,合唱团就休息, 在放假前,老师总让每个学员上台,表演一个独唱节目。当有人因为工作调动,离开合唱团时,都会在合唱团组织一个小的欢送仪式。 合唱团已经成为结识华人朋友的一个窗口。 有一位合唱团的成员,要离开水牛城了,他特意到合唱团跟大家道别,还买了贺卡,上面写满热情洋溢的临别词,让每个人签名\留念,还真觉得,这合唱团已经是大家依依不舍的地方了。
虽然演出活动有限, 可是作为两名老师,他们对于合唱团还是倾注了好多心血,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合唱团办好,办出风格,也为自己招徕更多的学生, 做准备。 非专业的学生,可是老师都只专业学校毕业的,水平还是挺高的。 我觉得,合唱团的成员, 在这个群体里,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也成为在美国摆脱孤独的一种的方式。
我们全家于2007年10月底,因为我爱人的工作调动, 我们离开了水牛城, 也离开了合唱团。我们家搬到了凤凰城。据说凤凰城是美国一所欣欣向荣的繁荣城市,它的合唱团规模很大, 也很专业, 可是,我不会开车, 再也没有顺风车搭我去参加合唱团了。
有过参加合唱团的经历,也给我在美国平静如水的生活,增添了好多乐趣。虽然我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合唱团的活动了,可是, 我跟水牛城合唱团的成员,确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每周都通一次电话, 我依然熟悉水牛城合唱团的活动,我依然把我的牵挂带给水牛城合唱团的朋友。
毕竟, 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快乐, 我想, 唱歌带给人的,永远是蓬勃向上的力量。
写于美国 2008\10\1
|